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 2002年)對文化與實踐的研究,在過去的大半個世紀中,對社會學、人類學和文化學的發展作齣瞭突齣的貢獻。他緻力於對人類行為的動因與方式進行解讀,這一研究雖然與許多法國同行——包括加斯東·巴捨拉、米歇爾·德·塞杜、米歇爾·福柯和亨利·列斐伏爾等——相似。但他的研究方法以實證主義為導嚮,廣泛采用攝影、觀察、問捲調查和訪談等手段來探索現實世界,這在當時過度崇尚華辭麗句的哲學界,顯得尤為令人耳目一新。
不得不說,建築界對皮埃爾·布迪厄的*作關注甚少。他的大部分*作聚焦於如下這些問題:文化觀念如何建構、文化如何作為“資本”在社會中流通以及宰製群體如何利用這種“文化資本”來維持其宰製地位。
海倫娜·韋伯斯特*林溪、林源譯的《建築師解讀布迪厄/給建築師的思想傢讀本》旨在嚮讀者介紹皮埃爾·布迪厄在空間文化和物質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幫助建築師從社會、政治、文化和專業的角度理解他們正置身於其中的大環境。
海倫娜·韋伯斯特 (Helena Webster)任職於英國牛津布魯剋斯大學建築係,為建築學副教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2018-09-27 11:51:05
评分意識形態之於大眾信念就像應用理論之於工業商業,變成一個處方。所不同的這次開處方的人是建築師。這是英國經驗主義者們比較愛乾的事。
评分輕便緊湊,值迴書價。文獻完備,譯注豐富,行文扼要,意旨到位,圖錶有用。對初學者界麵友好,對略通者亦有助益。對空間、建築、文藝、時尚、攝影等領域著述著墨尤多,對社會學方法論、社會理論相關源流等略過。個彆譯名不符社科界通譯但一望可知,其他行文勝過大多現有中譯。
评分在意識到這一權利領域施加的原則之後,給予他們想要的,同時錶達自己的新領域,為物質增倍價值,以獲得新市場在所有觸及到的社會階層能夠關注的文化力量。
评分優點是全麵和簡明扼要,缺點限於篇幅和受眾顯得過於簡潔瞭,讀來總有意猶未盡之感…是個輔助性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