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播学 文化研究 粉丝文化研究 社会学 粉丝文化 亚文化 文化 影视研究
发表于2025-04-15
文本盗猎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传播学媒介分析和文化研究经典著作,2012年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的20周年纪念版。本书反对将粉丝看做愚昧、盲目的“文化白痴”,而是将他们看作媒体内容的积极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是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文化的游猎式的文本盗猎者,是勇于争夺文化权力的斗士。电视粉丝热衷于对媒体文本进行各种自主性的符号阐释,并且从大众文化资源中盗取零散的片段,讲述自己的故事,阐发自己的欲望。本书的作者从粉丝和学者双重知情人身份的角度出发,以详细而生动的具体案例,分析了《星际迷航》《布雷克七人组》《异形帝国》《侠胆雄狮》《双峰》等电视剧粉丝的再创作行为和社群生态,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主考察粉丝社群,重点关注其社会机制、文化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大众媒体、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和观众意识形态及能动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美国媒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麻省理工学院媒体比较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主任。其研究核心经历了从1992年的“文本盗猎者”到2006年的“融合文化”再到2009年的“传播性媒介”的转变与递进。其研究路径紧跟新媒介发展的步调,同时也集中反映了西方粉丝研究的三次浪潮。
刚刚读完。不是同人圈的参与者,读这本书却要跟ao3说再见。身边有很多人是同人的创作者、参与者,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写我想看的东西,让我成为故事的掌控者。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向主导文化秩序发出了公开的挑战。我是粉丝,但不是本书提到的类型。一个普通人一旦承认粉丝的身份,就再无与他人平等的机会,我真诚的羡慕同人圈,他们的创作建立在群体传统基础上,但是同时也持续对个人的贡献和创新保持开放的态度。粉丝本来最应该是“批判接受”的人,他们对错误开明但是也有批评的权利,我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现在的艺人粉丝无法说出真正想说的。是饭圈变了,还是社会再也无法接受批评了。没有人知道。
评分提到的文本年代久远并不熟悉所以有些吃力 但这个“周末世界”里变化和不变的部分都让人好奇~ 从注重影视文本到更在意明星本人 衍生的RPS小说的道德性 Web2.0的粉丝经济和知识产权等等 附录也很有启发 /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那句"Get a life!"
评分20年前的美国电视剧粉丝文化专著。更关注粉丝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粉丝所代表的对抗性解读和创造性的可能性。其实很想看到粉丝内部的组织架构是如何建立及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
评分Shatner说回到现实中来吧,fan说我们已经有现实生活了。而你在银幕里扮演的那位角色与身后广袤迷人的世界是我们的避难所和乌托邦,它在我们的脑海中真实存在。点击播放键就像又一次与老朋友重逢。
评分翻译减一星
上世纪八十年代,尼尔·波兹曼预言了电视统治下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会渐渐不再愿意思考,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今电视和互联网统辖下的消费时代,粉丝群体空前壮大,粉丝们将自己的满腔热爱投入电视或网络媒介下的流行文化,...
评分 评分上世纪八十年代,尼尔·波兹曼预言了电视统治下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会渐渐不再愿意思考,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今电视和互联网统辖下的消费时代,粉丝群体空前壮大,粉丝们将自己的满腔热爱投入电视或网络媒介下的流行文化,...
评分现在,尽管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粉丝”,但是相应的,在他们所有找得到存在感的地方也都能碰到乐于和他们互怼的“理中客”--于是许多人认定这个世界用于表述娱乐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沦落到浮躁的等级了,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然而本来作为优势一方的作者、电视台等资源发布方将...
评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对待言论类的书籍必须要提炼出它的核心要旨。如何做到这点?我们必须从书的目录入手,去探求其主旨。 从《文本盗猎者》(以下简称《文》)的目录来看,第一章研究粉丝是什么;第二章研究粉丝接受文本的模式特点;...
文本盗猎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