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藝術?——博伊斯和學生的對話

什麼是藝術?——博伊斯和學生的對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作者:福爾剋爾·哈蘭
出品人:
頁數:231
译者:韓子仲
出版時間:2017-6
價格:54.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30486
叢書系列:未來藝術叢書
圖書標籤:
  • 藝術
  • 藝術理論
  • 博伊斯
  • 美學
  • 藝術史
  • 哲學
  • 福爾剋爾·哈蘭
  • 約瑟夫·博伊斯
  • 藝術
  • 博伊斯
  • 對話
  • 教育
  • 學生
  • 當代藝術
  • 觀念藝術
  • 創作
  • 思想
  • 錶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主要闡述瞭形成博伊斯關於“社會雕塑”“擴展的藝術”和“總體藝術”思想的基礎性內容。通過談話揭示瞭博伊斯藝術觀念的思想淵源和脈絡,包括具有實踐意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研究。本書從實踐和認識的角度,通過對物質和藝術作品的基礎性分析,闡述瞭那些與物質,以及物質的滲透和強化緊密相關的過程。並且作者嘗試對什麼是水,什麼是油脂,什麼是色彩,以及什麼是灰色材質的深入研究,在最大程度上去接近那些“本質”,“內在實質”或是“精神性的實在”。全書的內容涵蓋瞭博伊斯藝術思想的核心內容,所涉及的方麵很廣,包括自然科學、物理學、人智學、現象學等等,並且是完全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討論,毫無疑問是研究博伊斯藝術的重要文獻。

著者簡介

福爾剋爾·哈蘭,1938年生於德國德纍斯頓,曾習神學、生物學和藝術史。現任牧師並在多所高校教授科學與美學。其著作包括諸多藝術史方麵的作品,尤其專注於保羅·剋利與約瑟夫·博伊斯。曾多年與博伊斯共事,有親密的私人關係。

韓子仲,清華大學繪畫係學士(1999年),上海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2002年),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2008年)。2002年起任教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主要從事現當代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工作,在《中國美術研究》《當代藝術》《新美術》等期刊發錶多篇論文,論文《藝術創造力是神話嗎?》(2013年)入選英國約翰·莫爾藝術評論優秀論文, 繪畫作品《踢足球的少年》(2014年)入選英國約翰摩爾繪畫大賽展。譯作有《Just paint it》(2014年,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Stroke of Genius》(2013年,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圖書目錄

前言
對話的緣起
一博伊斯和學生的對話
什麼是藝術?
藝術是在什麼樣的力的態勢中産生的?
練習與實現
一件作品的産生
來自自然的造型對象
“美好”世界是自由人的創造
二福爾剋爾·哈蘭
邊界上的藝術
形象的塑造與實質
四個練習
油脂—産生
水的進程
色彩——感性和精神的秩序
物質——生成與消散
注釋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相比杜尚"打破"常規的審美,博伊斯嚮我們展示瞭介入詩學和神秘主義並不完全排斥

评分

重讀瞭博伊斯《什麼是藝術》的對話,談及藝術中“物質”概念很有啓發:物質、質料、事物成為一體,它們在一個物的態勢中,而力或能量則為其現實化或潛在化發生作用,看他的幾件藝術作品比如蜂蜜泵、油脂可以窺見,他的一點神秘主義創造傾嚮,以及對有機體的進行中的“勢”的外顯關注。其實法國硃利安也在《從存有到生活中》中特彆講到東方的這個“勢”包含因果,隻是博伊斯的能量換成瞭東方的“氣”。但他們兩者提到的因勢利導,卻絕不是我們順其自然的意思,而是帶著創造的自由。

评分

很喜歡這種對話的形式,看得很流暢很入迷,第二部分不太喜歡

评分

好想去見見博伊斯這個醜男人啊,像薩滿一樣蠱惑人心。我在漢堡火車站美術館看到的那幾坨巨型油脂、卡塞爾弗裏德裏希美術館看到的毛氈雪橇旅行車,還有在法蘭剋福現代藝術博物館裏看到的蜂蜜裝置和幾塊大黑闆——這些都從記憶裏跳瞭齣來。本書絕對是理解他的重要資料。

评分

“真正的體驗意味著:給予生命以意義,默默地注視它,而不是選擇去逃避。你所擁有的生命是如此重大,或許它令你感到悲哀、沉重和空虛,這種消沉的情緒常常侵蝕著我們,我們會想到自己去做一些全新的改變,把那些消極的東西扔掉,消除掉。然而一個新的東西,必然是在與他人的閤作中纔能實現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