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的现代性

古典诗的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江弱水
出品人:
页数:32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5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90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江弱水
  • 文学研究
  • 古典诗
  • 文学
  • *三联@北京*
  • 现代性
  • 古典诗歌
  • 现代性
  • 诗歌解读
  • 文化传承
  • 文学批评
  • 审美变迁
  • 语言艺术
  • 思想表达
  • 历史背景
  • 当代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加以重读、复述与再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里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与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作者简介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文本的肉身》《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李欧梵有书曰《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点了林纾、苏曼殊、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蒋光慈和萧军七人,分章作传为之条辩勾画,串联起了一个现代文学史潜转升降的绝大谱系(当时读时对此颇有怀疑,以为有一刀截断之弊)。江弱水此书体例盖与之类似,分化南朝文学、唐诗、宋...  

评分

第一次读江弱水的书,是《陆客台湾》,时值第一次入台自由行前夕,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但说了些什么,后来基本忘了。倒是上半年看《诗的八堂课》,甚为惊艳,才有了这本书的阅读。 《诗的八堂课》立论之新,解诗之妙,贯通古诗今诗中诗西洋诗的格局视野与气魄,都令人赞服。但那...  

评分

【1】盲目把古典诗与西方理论比对,意义不大。「现代性」的内容远比作者分析的要广阔,而且更关键的是精神维度的区别,而非修辞术。此书里的几家,靠得上边的可能就二李,但本书的处理颇为粗糙简略,读完也不会有什么新的进益。这本书与作者的另外一本《诗的八堂课》一样,都属...  

评分

江弱水先生以西方诗学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在文学精神、艺术理念、语言形式等方面蕴含现代性品质,从而使其在现代语境里获得新生。这一视角蹊径独辟,别具一格,书内对一些具体的文本解读得异彩纷呈,让人惊讶叹服,比方对杜甫的《秋兴》八首的诠释,从冥...  

评分

理论上说,自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以来,任何对古典文学的阐释都是一种现代阐释,江弱水先生的新著《古典诗的现代性》则是最新的一次实践。本书的特出地方在于,作者对这种阐释的“现代性”抱有明确的自觉,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提供的试纸和标尺,江先生对中国古典...  

用户评价

评分

2018年已读081:作者讲古典诗的现代性,是跳脱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与语境,用西方的现代性来解读中国古典诗,确是另辟蹊径,有耳目一新之感。本书自足于现代性的美学倾向,以颓加荡、讹而新、语言的断裂与互文等现代性特质观照古典诗,但矛盾的是,让我觉得时有妙解的部分仍是古典的底子,反而那些与所谓现代性的对位让我感觉如空中楼阁、水中浮木,颇有扞格之处与硬拗之嫌疑。问题在于:即便只是审美的现代性,古典诗中精神的颓废、艺术的新奇与语言的创新是否就可诠释现代性?即便南朝文学与唐诗宋词代表了某种阶段上的反传统,但这种反传统是否也是古典传统向前发展的一环?在这些反传统中,是否有鲜明的现代意识、突出的个体自觉性来佐证这种现代性?状态奇差,读得不甚了了,日后要重读。

评分

2019-22 第一章还是很有启发的。后两章顺流而下,无甚高论。然后意外发现我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哈哈呵呵嗝~

评分

2018年已读081:作者讲古典诗的现代性,是跳脱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与语境,用西方的现代性来解读中国古典诗,确是另辟蹊径,有耳目一新之感。本书自足于现代性的美学倾向,以颓加荡、讹而新、语言的断裂与互文等现代性特质观照古典诗,但矛盾的是,让我觉得时有妙解的部分仍是古典的底子,反而那些与所谓现代性的对位让我感觉如空中楼阁、水中浮木,颇有扞格之处与硬拗之嫌疑。问题在于:即便只是审美的现代性,古典诗中精神的颓废、艺术的新奇与语言的创新是否就可诠释现代性?即便南朝文学与唐诗宋词代表了某种阶段上的反传统,但这种反传统是否也是古典传统向前发展的一环?在这些反传统中,是否有鲜明的现代意识、突出的个体自觉性来佐证这种现代性?状态奇差,读得不甚了了,日后要重读。

评分

意象派与语言诗学的理论,在本书的立论上功不可没。说到底,仍然是20世纪文学形式主义批评浪潮中有关”诗语”与“非诗语”之争的一朵浪花。

评分

19.04.16,当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