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本名埃里克·布莱尔,出生于英属印度殖民地“上层中产阶级偏下阶层”家庭,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十九岁进入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五年后辞去公职返英。一九三三年,他以“乔治•奥威 尔”为笔名发表处女作《巴黎伦敦落魄记》,随后陆续完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牧师的女儿》(1935)和《让叶兰继续飞扬》(193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威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和左翼报纸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和文艺评论家,反乌托邦小说《动物农场》(1945)和《一九八四》(1949)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战后欧洲的文坛地位。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70
译者:伽禾
出版时间:2017-4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2313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乔治·奥威尔 
  • 英国 
  • 非虚构 
  • 随笔 
  • 纪实 
  • 社会纪实 
  • 卫报非虚构100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通往威根 码头之路》是乔治·奥威尔于一九三六年初前往英格兰北部调查产业工人生存状况后写成的一部非虚构著作。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其时英国兰开夏郡、约克郡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体验记录,第二部分则引出社会主义理念及其运动,阐述社会主义在改善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方面的可能作用,并检讨其时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得失。奥威尔在书中忆及自己的童年生活及在缅甸殖民地的工作经历,坦陈自己由统治阶层一员转变为坚定的社会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呼吁英国各阶层搁置成见,团结一致,以改善底层人民生活,对抗其时声势日盛的法西斯主义。

写作本书期间,奥威尔的走访调查活动及左翼倾向引起当局警惕,英国情报部门为此对他进行了长达十二年(1936-1948)的监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写成于一九三六年,其时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交稿后即奔赴前线,协助左翼政府军抵抗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直到因左翼阵营分裂被迫逃回英国。本书遂成为他社会主义信仰巅峰时期的一份见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乔治奥威尔,我认识他更多的是他两本书,1984,动物庄园这类政治寓言故事。对于他的身份也是因为这两本书而定的,一名记者,科幻作家,但看了这本书,给了我更多关于他的理解,这是作者在1934年附近来说旅行英国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  

评分

奥威尔探访贫民窟后写成了这本书,应该算是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don的姊妹篇吧。总的来说不推荐,除非是对英国当时的底层社会有兴趣。比起奥威尔的其他作品,这本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描写层面都只能说很一般。但依然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在书的上半部分,奥威尔感...  

评分

译后记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父母家中休养(期间创作《牧师的女儿》)。兼职包食宿,写作...  

评分

评分

译后记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父母家中休养(期间创作《牧师的女儿》)。兼职包食宿,写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做一个镇压体制的螺丝钉做了五年。这一经历让我深感愧疚。我想把自己放低,到受压迫者中去。失败对我来说是唯一的美德。” 对寒酸绅士阶层性格的分析是最精彩的部分。寒酸绅士是唯一与无产阶级关系密切的上流阶层。他们抓着绅士习惯不放,同时在金钱上捉襟见肘,甚至生活质量还不及工人。这些人最容易对共产主义感到亲近。薪资微薄的印度之所以吸引下层中产阶级,是因为那里马匹便宜,佣人成群,假扮绅士非常容易。一战结束前,英国工人阶级曾经很有骨气,因为当时很少失业。一战后的经济萧条迅速让工人失去了锐气,对中产阶级的态度从唾弃变成了谄媚。阶级憎恨仍然存在,但在报纸上见不到,因为要讨好也会读报纸的工人。如果不被人问起,煤炭工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不堪忍受。 “只有有教养的人,尤其是文学人士,才知道怎样当个顽固的盲从者。”

评分

如果“现代”意味着正义与自由,那么奥威尔恐怕是第一个现代人。半本纪实半本政论,意义非凡。

评分

前半部分“非虚构写作”后半部分个人政论,作为站在历史这一头的我们来看当年的观点虽然朴素,但依旧充满洞察力,此后,《动物农庄》《1984》两部经典即将诞生。

评分

才知道奥威尔年轻时竟然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评分

前半部分讲矿工的地方很触目惊心,和《巴黎伦敦落魄记》一样,奥威尔写这类题材总有抓住你眼球的地方。后面部分其实才是重点,但是我对zz性问题实在感到心烦看得不是很认真。p.s. 书是硬壳,纸张很好,排版和大小让人很舒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没有一本不是装帧加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