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

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巫鴻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504
译者:李清泉
出版時間:2017-7
價格:11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43470
叢書系列:文景·巫鴻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巫鴻
  • 藝術
  • 海外中國研究
  • 建築
  • 古典中國
  • 藝術-藝術史
  • 美術史
  • 中國古代藝術
  • 建築
  • 紀念碑性
  • 文化象徵
  • 曆史遺産
  • 視覺錶達
  • 空間結構
  • 禮製傳統
  • 審美特徵
  • 精神寄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以圭璧鍾鼎為國之重器的禮製藝術時代如何興起,又如何逐漸衰亡,演變成以宗廟、宮殿與墓葬為主體的建築性紀念碑時代?長安,這個從土木方興時起就不斷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時期統治者的榮耀?一座座零散而無言的墳塋和祠堂,如何訴說曆史長河中一個個普通傢族的懿德?而這些具有明顯公共意義的禮儀美術傳統,又如何在漢代以後轉化為藝術傢打造個人曆史的藝術行為?

本書嘗試打破美術史研究中的門類之彆,以“紀念碑”這一西方古代藝術的核心概念為綫索,將裝飾藝術、圖像藝術和建築藝術納入更大範圍內藝術的發展變化,重構中國古代美術的宏觀敘述。

著者簡介

巫鴻(Wu Hung)

著名美術史傢、批評傢、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瑪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成為美國國傢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美術傢聯閤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奬,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兩項榮譽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麵的代錶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等。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插圖與地圖目錄
年錶
導論 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的“紀念碑性”
第一章 禮製藝術的時代
一 “禮器”的概念
二 禮儀美術的遺産
三 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章 宗廟、宮殿與墓葬
一 宗廟
二 從宗廟到宮殿
三 從宗廟到墓葬
四 中國人對石頭的發現
第三章 紀念碑式城市——長安
一 對長安的兩種看法
二 高祖:長安的誕生
三 惠帝和長安城牆
四 武帝奇幻的園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 喪葬紀念碑的聲音
一 傢庭(一)
二 傢庭(二)
三 友人與同僚
四 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個時代的終結
一 倒像與反視
二 “二元”圖像與繪畫空間的誕生
三 尾聲:門闕
插圖與地圖齣處
引用文獻目錄
索引
譯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试图借用欧洲古典殿堂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来阐述中国的古代艺术文化的纪念性,建筑只是一个文中叙事的载体。——此书涉及很多古代器物,知识量大,看不快!  

評分

贝格利:评巫鸿《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一、 介绍一:巫鸿的“纪念性”和他的个案研究 按《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纪念物”(monument)是指“任何保留下来,用以纪念某一人物、行动、时段或事件的事物”。纪念物可以像坟墓一样实在,也可以像诗句一样虚幻,“当暴君...  

評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評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9-01 08:46:55    《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68.00元。 自晚清西风东渐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形式完成了由四部之学向七科之学转变的近代化过程。之后,中西方学术...  

評分

我在十几余年前发表的《中国早期美术和建筑中的“ 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一书将由世纪出版集团翻译出版,译者嘱我写一篇序。想了一想,感到回顾一下这本书的成书背景和动因,或许有利于国内读者了解它的内容和切入点。因为大家...  

用戶評價

评分

4.4。作者在觀察和思考角度上的確彆具隻眼????️。建築研究真是一片空白,匪夷所思。

评分

不好讀的一本書

评分

中國古代藝術和建築的三個主要傳統——宗廟和禮器,都城和宮殿,墓葬和隨葬品——均具有“紀念碑性”。

评分

感謝老師將我帶進巫鴻的曆史世界,跟傳統評書式的曆史書寫相比,分門彆類的藝術史讓人更容易體察到各朝代社會生活文化等方麵細緻的變化。但是我太孤陋寡聞,書裏的有些視角對我來說新穎得難以理解,隻能一知半解地讀下去。後麵兩本也會繼續嗑下去。

评分

因為舊版版式太殘忍中途擱下瞭,kindle救瞭我,終於三本都刷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