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神話與祭祀》是考古學傢張光直先生諸多學術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最為喜愛的一本。該書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學為非專業本科生所開設的一門課程的講稿為基礎選編而成。在本書中,他以其獨特的視角,重新審視夏商周三代相關的曆史文獻和考古材料,通過對神話傳說和曆史事件、溝通天地的祭祀過程及手段、古代中國青銅器及其裝飾藝術(主要是動物主題裝飾藝術)的意義、古代文字的産生及錶現形式等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迴答瞭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國興起的問題。從藝術、神話與祭祀的角度,探討瞭古代中國政治權威的誕生之路。
張光直(1931—2001),原籍中國颱灣,生於北京,當代美籍華裔學者、人類學傢、考古學傢。颱灣“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一生緻力於考古學理論和中國考古學的研究。著有《中國青銅時代》《商文明》《番薯人的故事》《古代中國考古學》《考古學:關於其若乾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再思考》等。
探讨文明在中国是如何产生的。 P118 文明既是政治权威兴起的结果,也是它必不可少的条件。文明是聚居的财富之体现。 中国作为整体性、连续性的文明,最大的特点在于,政治文化对资源分配的首要作用。——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于是,政治权威的...
評分 評分考古学作为一个外来学科,自其诞生之初,便有“古不考三代以下”的说法。三代意指夏商周三代,这三个时代,文字已经形成,史书已经形成,国家初建,夏的制度因出土资料较少,我们尚不明确,但从出土甲骨可知,商代是明显的神权政治,王只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通过某种特殊的...
評分In this book, Kwang-chih Chang endeavors to account for the rise of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myth and ritual. If, as the author argues,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China had such a strong “political orientation” (1), w...
評分总体而言,我对张光直先生知识的广博性深感佩服,该书从史学、考古学、美术史、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方面,对三代乃至史前的社会历史文化进行了多学科的整理,并且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令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书中对中西方考古学观的结合与灵活运用,既从文献、从考古材料进行...
張光直先生超前的觀點令人驚嘆。語言淺顯,深入淺齣,很有趣。
评分前三章比較枯燥,第四章開始漸入佳境。主要論證瞭理(道德權威)、力(暴力機製)、禮(宗教祭祀)三個要素對政治單位建立的必要性,最後懟瞭馬剋思。那個鬍蘿蔔和棒子的比喻……
评分喜歡第四章中關於青銅器圖案的討論,尤其人獸關係,第四章最後也引齣瞭一點點周後期青銅器圖案中人獸關係變化的暗示,可惜沒有細講。
评分驚艷!這麼一本小書,包含如此豐富的原創內容。中國的交流觀念,除瞭人與人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與天。同時,人與天也可以作為一種政治展演,産生政治權威。
评分揮灑自如,深刻雋永,這纔是考古學的樣子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