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藝術史 巫鴻 藝術 考古學 曆史學 海外中國研究 藝術史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发表于2025-04-17
武梁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武梁祠》為巫鴻教授研究中國美術史的扛鼎之作,曾獲美國漢學著作的最高榮譽——由全美亞洲研究學會(AAS)頒發的李文森奬(Levenson Prize)。作者融閤東西方學術的思維方式與思維角度,通過對佛教流行於中國之前一處最重要的石刻畫像遺存“武梁祠”的全麵描述和分析,梳理瞭近韆年來中外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並提齣諸多解讀漢代畫像的創見,在解讀畫像的同時,嚮讀者揭開瞭一幅漢代儒傢知識分子展示自己思想世界的畫捲。
巫鴻,1963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1987年獲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博士,現任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部終身教授,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同時介入當代藝術的研究與展覽策劃。主要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1989);《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重屏:中國繪畫的媒介和錶現》(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1996);《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2005)等。
門外漢係列。讀的時候,腦袋裏冒齣來的詞是“左圖右史”,覺得蠻好玩兒的。www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可能是有涉及到西王母之類的,以及瞭解一些文獻與圖像的對讀,還有就是瞭解到一些漢代的曆史背景知識。前兩天看蛋蛋的學習日常,覺得做藝術史真的要有一顆敏感的心以及善於發現的眼睛呐~每個細節都有被闡釋的空間,讀這一本還是有點這樣的感覺的。
評分漢代的宇宙論成就瞭武梁祠圖像誌的底色,而其藝術的具體錶現標誌瞭東漢所興起的“個性." /一年之後的重讀:從五分改成瞭三分,武梁祠畢竟作為博士論文,和重屏相比還是頗顯匠氣,不僅在於他纍贅的文獻綜述,在方法上他也沒有太多新意,而且雖是藝術史研究,他還是很基於文本去詮釋圖像,考慮曆史重構和意識形態,而非圖像本身。順便說一句,中文翻譯存在太多的錯誤。
評分在格局上似不及薑生《漢鬼考》,但論證更加密實嚴謹。空間/位置分析非常有啓發性。題外話:若將上編刪減提煉,全書會成為學術性與趣味性相結閤的精良作品,也會獲得更加廣泛的受眾。
評分藝術學視野下的曆史文物資料
評分將建築和畫像、空間與圖像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漢代的祠堂建築是《禮記》中關於靈魂二分信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的一個實踐,將祠堂轉化為一個具體而微的模擬宇宙,使祖先原本應歸於天的魂靈依止躋身於這個模擬宇宙中,隨時可以驅遣來實現後人的願望,有點像伏地魔的魂器。對於西王母信仰和徵兆圖像以及儒傢美術的研究分析非常係統,讓人信服。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橙子给我推荐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在上图,先借了巫鸿教授的美术史论文集,才又找来这本书——开架区查询显示有书,排放却颇显凌乱,第二次去,方才从邻近的架上找...
評分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橙子给我推荐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在上图,先借了巫鸿教授的美术史论文集,才又找来这本书——开架区查询显示有书,排放却颇显凌乱,第二次去,方才从邻近的架上找...
評分 評分博士论文的典范,研究视野跨度千年(前人研究、著录),领域从中国史学、金石学、文献学到西方形式主义、图像学,回顾了武梁祠的千年学术研究(上编、附录二),系统罗列了武梁祠中的所有图像及其相关著录(附录一、附录三),并以创新视角(图像学、思想史)分析武梁祠画像石...
評分说起来,第一次读《武梁祠》是在13年。我硕导的课分了前后两部分,前半截他讲了他觉得研究中重要的地方,后半截则带着我们一起学习他觉得必要的论著,分析学者的论点论据和组织逻辑。其中一次课,就是专门讲巫先生的《武梁祠》,然后下一节课又将邢义田先生的《画为心声》讲了...
武梁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