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第二版)

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 柯律格
出品人:
頁數:240
译者:黃曉鵑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76259
叢書系列:北京大學藝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柯律格
  • 海外中國研究
  • 文化史
  • 藝術
  • 文化研究
  • 視覺
  • 社會史
  • 明代
  • 圖像
  • 視覺性
  • 繪畫
  • 藝術史
  • 文化研究
  • 曆史圖像學
  • 視覺文化
  • 版畫
  • 圖像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明代中國發展迅速,在經濟領域齣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得益於這種傳統的早期消費社會的模式,奢侈品消費者的數量激增,隨之而來的是藝術領域的迅速發展。

圖像是該時期主要的奢侈消費品之一,圖像不僅以獨立的圖像環路的形式存在,還齣現在牆壁、書籍、印刷品、地圖、陶瓷製品、漆盒、紡織品,甚至是華麗的衣裙上,這些藝術品最初隻包含一些規則的圖形或動植物,後來擴展到描繪自然景觀、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件,以及與文學作品插圖所構建齣的世界密切相關的場景。

著者簡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 ),當代研究中國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學者,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係講座教授。曾擔任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中國部資深研究員兼策展人長達十五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任教於蘇塞剋斯大學藝術史係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2006年,因在中國文化和藝術史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他被提名為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他不僅博學多聞,對於中國傳統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詣,同時經常觀照西方文化史、人類學、社會學方麵的研究成果,將兩者結閤而提齣新穎有洞察力的學術論述,學術成就廣受國際學界的贊譽。

圖書目錄

中譯本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圖繪的地位
第三章 三纔天地人
第四章 視覺實踐
第五章 木刻版畫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第六章 對圖像的恐懼
第七章 結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纯美术史,绘画史看多了,有时免不了障目。Craig Clunas通过图像学的角度来阐释明朝艺术之大环境,且不说史料的丰富,单就这个角度也是让后来做艺术史的人有所启发。Richard Vinogard 在“stones from Other Mountains: Chinese Painting Studies in Postwar America"一文中就...  

評分

評分

This book address some basic questions about Chinese visual arts. A basic proposition is that from 1400-1700 there was a transition in painting and other visual arts from referential to self-referential, e.g. from mimesis to symbolic. This book defies sim...  

評分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中国展厅,挤满了黄皮肤的小学生。女老师的汉语很标准,飘到耳中一句,却是《论语》里的“父母在,不远游”。我仰头一望,是了,这里有两轴硕大的祖先画像,一男一女,面容端肃,正襟危坐,袍服鲜明。本该是祠堂里的物事,具有仪式化的功能,如今被从语...  

評分

艺术是否定社会性的主要场域之一 ——(法)布迪厄 本来买读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物质文明所承载的美学意韵,想要的美学意韵没有找到,却意外发现了元朝解除的政治家与文人画大师赵孟頫也是“春宫画”巨匠,可以说中国的...  

用戶評價

评分

英國知名藝術史學者柯律格關於明代圖像研究的論著。柯律格以是否具有視覺性作為判斷標準,從而將印刷品畫作,陶瓷、漆器或衣裙上的圖像等通常為傳統美術史研究所忽略的圖像,都納入自己的考察對象範圍,詳細論述這些圖像作品的生産機製、消費模式與社會意蘊。作者對於這些圖像的分析,均放置在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博興和消費文化濫觴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從而使得本書成為藝術社會史方麵的一部重要作品。

评分

關於繪畫/圖像和認識論的研究,很有趣。

评分

關於《顧氏畫譜》的論述太精彩,第七章結論發人深省,又完美印證瞭我對計成寫作《園冶》背後視覺/文本創作動機的猜想。結尾幾頁關於文本和圖像關係的總體概述,算是我的“學術興趣”吧,隻是需要進一步看的英文論著太多太難瞭…… 還有幾個問題需要繼續問導師看什麼書:“風格”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詩畫皆有而園林不像建築那樣“法式”卻沒有)?有沒有諸如“詩的/畫的”這種區分的理論存在(如果沒有我自己造可真有點沒底瞭)?

评分

英國知名藝術史學者柯律格關於明代圖像研究的論著。柯律格以是否具有視覺性作為判斷標準,從而將印刷品畫作,陶瓷、漆器或衣裙上的圖像等通常為傳統美術史研究所忽略的圖像,都納入自己的考察對象範圍,詳細論述這些圖像作品的生産機製、消費模式與社會意蘊。作者對於這些圖像的分析,均放置在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博興和消費文化濫觴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從而使得本書成為藝術社會史方麵的一部重要作品。

评分

整本書都很無聊。而這本書最可笑的地方在於:作為一本研究明代視覺文化的著作,封麵用的是清人金鼕心的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