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片方圓不到一平方英裏的區域,離紫禁城不遠,緊挨著北京內城的東南角。從1900年一直到1949年,它曾是外牆高築、戒備森嚴的外交飛地,坐落著使館、兵營、教堂、銀行、郵局、醫院,居住著在北京的大部分外國人。
在這些外國人中,大部分是外交人員,也有傳教士、記者、醫生、教師、藝術傢和流亡者。他們延續著自己一貫的生活方式,自視高人一等,經常對牆外的中國評頭論足。而在北京不斷上演的近現代史大戲中,他們也成為親曆者與觀察者。
為瞭迴溯20世紀前50年的時光,本書作者在講述故事時引用瞭大量資料,包括文件、書信、著作與私人日記。記錄者中不乏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英國外交傢藍浦生、法國作傢聖瓊·佩斯、美國將軍史迪威這樣的名人。
本書為形形色色的外國人,以及中國本身繪製瞭一幅幅令人炫目的肖像畫,宛如從來無人講述過的一個情感交織又撲朔迷離的故事。
硃莉婭•博伊德(Julia Boyd)曾著有《傢具的故事》 《漢娜•裏德爾:在日本的英國女人》和《傑齣醫生布萊剋威爾:第一個女內科醫師的一生》。她曾管理英聯邦英語聯閤會,並擔任過溫斯頓•丘吉爾紀念館托管委員會主席。
她的丈夫博伊德爵士(John Boyd)曾擔任英國駐日本大使、大英博物館主席、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長、英國亞洲之傢主席。
东交民巷曾是使馆聚集的区域。《消逝在东交民巷的日子》讲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1949年发生在东交民巷的故事。 这本书堪称百年前的迷惑行为大赏—— 比如,一名外交官夫人在和慈禧交流时,可怜的中国翻译必须跪着听慈禧的话,再站起来传达给外交官夫人。这样辛苦的劳动持续...
評分东交民巷曾是使馆聚集的区域。《消逝在东交民巷的日子》讲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1949年发生在东交民巷的故事。 这本书堪称百年前的迷惑行为大赏—— 比如,一名外交官夫人在和慈禧交流时,可怜的中国翻译必须跪着听慈禧的话,再站起来传达给外交官夫人。这样辛苦的劳动持续...
評分总体来讲,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中国近代史的新视角,即那个年代旅居北平的西方侨民们,他们是怎样回忆那段新奇而混乱的岁月,怎样在北京城中度过了他们的生活。但是,正如书中所说,“他们在感受这个城市时表现出的迟钝和无知”也注定了这个视角的固有缺陷。书中的记录,...
評分总体来讲,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中国近代史的新视角,即那个年代旅居北平的西方侨民们,他们是怎样回忆那段新奇而混乱的岁月,怎样在北京城中度过了他们的生活。但是,正如书中所说,“他们在感受这个城市时表现出的迟钝和无知”也注定了这个视角的固有缺陷。书中的记录,...
評分东交民巷曾是使馆聚集的区域。《消逝在东交民巷的日子》讲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1949年发生在东交民巷的故事。 这本书堪称百年前的迷惑行为大赏—— 比如,一名外交官夫人在和慈禧交流时,可怜的中国翻译必须跪着听慈禧的话,再站起来传达给外交官夫人。这样辛苦的劳动持续...
從另一個視角看我們近百年的風雨跌宕
评分原以為是迴憶錄,結果全文都是引用,這要是查重得有多少重復率。。所幸我買的這本書缺瞭最後的12頁。。。然後看完之後就愉快的退貨瞭哈哈哈哈哈
评分換一個視角能夠看到一個新宇宙
评分從義和拳到新中國成立。很難想象這是不到100年前的北京。一切都變化發展的太快瞭。 使館區夜夜笙歌的情節仿佛是午夜巴黎。
评分以為是親曆迴憶錄,沒成想是後人學者根據書信、日記等采寫編輯的全景記錄。東交民巷的外國人是個特彆的群體,通過他們管窺中外關係,有意思但顯得小氣。所幸選料輕鬆,文字活潑,可讀性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