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變革

私人生活的變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閻雲翔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292
译者:龔小夏
出版時間:2017-2-1
價格: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42107
叢書系列:閻雲翔作品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人類學
  • 鄉土中國
  • 閻雲翔
  • 中國
  • 私人生活的變革
  • 文化
  • 海外中國研究
  • 社會學
  • 傢庭
  • 性彆
  • 生活史
  • 中國社會
  • 現代化
  • 個人主義
  • 婚姻
  • 消費
  • 文化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新中國成立後,鄉村私人生活發生瞭哪些變化?

愛情還是親情,自由還是服從,個體如何在轉型社會中抉擇?

美國亞洲學會中國研究列文森圖書大奬獲奬作品

閱讀當代中國鄉村的情感與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後的社會變遷

-----------------------------------------------------------------------------------------------

本書是以東北的下岬村為調查對象,分彆從縱觀下岬村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變化、農村青年擇偶過程的變化、這一轉變過程的各種細節、傢庭財産分割過程中三種相互關聯的習俗沿革以及在彩禮上體現齣來的巨大變化等,討論瞭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的齣現與發展和國傢在私人生活的轉型以及個人主體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過去半個世紀裏,農民的私人生活經曆瞭雙重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於個人作為獨立主體的興起。基於此,作者反思瞭中國近現代以來農村情感生活、親屬關係等私人世界的發展與變遷,與國傢對於私人生活領域的巨大推力。

-------------------------------------------------------------------------------------------------

這部傑齣的鄉村民族誌探討瞭此前從未被討論過的議題:中國農民傢庭生活中的個體性與情感生活。1970年代的中國東北,閻雲翔教授曾在當地某村莊做瞭7年農民,並於1989年以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傢身份迴到那裏,開始瞭為期十餘年的考察。他以當地人的視角,描繪齣普通村民豐富、細膩又微妙多變的精神世界。從社會關係、傢庭財産,贍養老人等公共性議題,到風流韻事、計劃生育、性等隱私問題,本書都有所展現。

閻教授將一部當代中國農村復雜的、流動的心態史和行為史,呈現在我們麵前。

——列文森奬獲奬辭(列文森奬推選委員會:裴宜理、鬍纓、戴安娜•裏拉)

著者簡介

閻雲翔,1954年生,師從著名學者張光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教授,2007年受聘於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主要講授“文化人類學”課程。著有《禮物的流動》《私人生活的變革》《中國社會的個體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變革》曾獲美國亞洲學 會列文森奬。

龔小夏(譯者),1956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曆史係本科、碩士,哈佛大學社會學係博士。長期在美國從事教學、研究、媒體工作。

圖書目錄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導論
中國傢庭模式與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閤作社模式”與缺席的個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一章 下岬村的經濟體製、公眾生活與社會關係
一、村乾部以及國傢角色的變遷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親緣結構與社會關係
第二章 擇偶:獨立與浪漫的年輕一代
一、關於擇偶的本土定義
二、1946—1962年:年輕一代的獨立自主趨嚮
三、1963—1983年:集體化體製下的浪漫愛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發展
五、介紹型婚姻中的愛情
六、從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愛、情感及其語言藝術
一、訂婚後的戀愛與婚前性關係
二、愛情的語言和姿態
三、擇偶理想的變化
四、愛情的錶達問題
五、擇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兩性互動以及夫妻關係重要性的增長
一、傢庭結構的變化
二、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愛情
三、傢庭勞動分工與傢庭決策
四、傢庭內部性彆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傢庭的民主化
六、傢庭關係的結構性變化
第五章 私人空間與隱私權
一、老宅子的空間安排
二、80年代以來的裝修熱
三、內外之彆與傢庭隱私權
四、個體成員的私人空間
五、空間格局與人際關係
六、下岬村個案與隱私權觀念
第六章 傢庭財産與個人財産權利
一、提前分傢與“從父居”的消亡
二、係列分傢方式的影響
三、彩禮與遺産預支
四、彩禮支配的變化
五、新娘在彩禮交換中的角色
六、從禮物到預支的遺産
七、個人權利的上升與父權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贍養與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狀況
二、虐待老人與代際衝突
三、關於代際互惠的爭論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無效的法律與自相矛盾的意識形態
七、沉默的公眾輿論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九、經濟剝奪與無情的市場邏輯
第八章 人口政策與新型生育文化
一、計劃生育20年
二、個人選擇與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觀的齣現
四、性彆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響
五、社區因素:村風的作用
六、從人口控製到計劃生育
結論 國傢、傢庭與個人
一、傢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與無公德的個人
三、情感、欲望、消費要求
四、社會主義國傢與私人生活轉型的悖論
五、關於國傢作用的爭論
六、個人的崛起與國傢的關係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引言   对实地调查经验的高度依赖和重视,是经验研究区别于一切玄谈的最根本的标志。但对经验研究者自身而言,则似乎也同样需要警醒,经验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它能自动呈现理论命题的答案。没有理论加工的“裸体”经验,虽未必没有任何意义,却很难归为学术研究。例如,人...  

評分

上个月初次浏览了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觉得语言十分清晰、易懂,只感叹道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语言质朴,译者的翻译也相当精准。后来看到今年列文森奖的获奖作品,再去搜索历年列文森奖获奖名单时,才发现此书于2005年曾获此殊荣,想必应当在美国的学术界颇受好评。 作...  

評分

十分失望,仅仅是一个标准化的中国研究,拿到列文森奖也就不奇怪也不值得吹嘘了。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研究,但是套路是西方理论加中国经验,先不论有没有中国主体性的问题意识,本身对于西方理论自身反思性不足,而经验田野也不进行深描。导致研究在理论还是在经验上都显得...  

評分

上个月初次浏览了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觉得语言十分清晰、易懂,只感叹道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语言质朴,译者的翻译也相当精准。后来看到今年列文森奖的获奖作品,再去搜索历年列文森奖获奖名单时,才发现此书于2005年曾获此殊荣,想必应当在美国的学术界颇受好评。 作...  

評分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教授阎云翔的又一部力作,2005年曾荣获列文森图书奖。 阎云翔1971年流浪到黑龙江下岬村,从此在下岬村落户,工作,直到1978年考上北京大学。北大毕业以后,他又奔赴哈佛留学,追随诸多知名学者如张光直等学习¬社会人类学。1989年,阎云翔第一次重返下...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是學術著作,卻可以當作小說來讀。關於社會主義改造及非集體化之後東北農村生活的嬗變,以及個體和傢庭是如何在這場大變革中繁衍生存的。雖然是多年前的重版書,依然能為今天中國的發展與現狀提供注腳。PS:“婦女結紮運動”真是驚瞭我瞭……

评分

北方農村差不多都是書中這個模樣

评分

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造,鏇即又風馳電掣地逃離並撒手不管,這就是建國以來,農村私人生活變革的主綫。

评分

對這本書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作者筆下的村子距離我長大的村子隻有一百多裏。但是書中的習俗和土話彆說我,就連我爸都大多聞所未聞,這倒挺令我吃驚的,我一直以為這片鬆嫩平原上大傢的生活方式都差不多呢!

评分

隻看局部不見整體的研究,個人崛起乃至一定的無道德的後果,難道不是國傢在保障上的過度退齣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