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三篇文章組成的一本書:《什麼是裝置?》《論友愛》《教會與王國》
1.在《什麼是裝置》中,阿甘本解釋瞭什麼是裝置這個概念,裝置就是權力關係與知識關係的交點
2.《論友愛》中,阿甘本對愛做瞭解釋1. 有一種純粹的存在感,一種存在的感覺[aisthēsis]。2. 這種存在感本身是甜美的(hēdys)。3. 存在與生活之間,感覺到某人的存在與感覺到某人的生活之間存在某種對等。如此的陳述定是尼采論題的預備:存在——除“生活”外我們沒有其他方式來對它進行想象。
3.在《教會與王國》中,加入瞭神學的思考,討論瞭權力關係問題。
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當代著名哲學傢、思想傢。曾於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維羅納大學、威尼斯高等建築學院及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歐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學院和大學任教。他的研究領域廣泛且影響深遠,在國際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著述頗豐,包括《裸體》《瀆神》《什麼是裝置》《論友愛》《教會與王國》《例外狀態》《語言的聖禮》等涉及哲學、政治、文學和藝術的著作。
这本书书名误人,并非是“友爱”之论述,而只是以其中一篇命名,而且可以说是主要论述中篇幅最少的一篇。不过,这本书的整体内容对我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毕业论文刚做完德勒兹,所以读起来非常顺。 正文中的三篇,第一篇主题是“装置”,恰巧这也是德勒兹的主要术语之一(约等...
評分 評分这本书书名误人,并非是“友爱”之论述,而只是以其中一篇命名,而且可以说是主要论述中篇幅最少的一篇。不过,这本书的整体内容对我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毕业论文刚做完德勒兹,所以读起来非常顺。 正文中的三篇,第一篇主题是“装置”,恰巧这也是德勒兹的主要术语之一(约等...
評分这本书书名误人,并非是“友爱”之论述,而只是以其中一篇命名,而且可以说是主要论述中篇幅最少的一篇。不过,这本书的整体内容对我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毕业论文刚做完德勒兹,所以读起来非常顺。 正文中的三篇,第一篇主题是“装置”,恰巧这也是德勒兹的主要术语之一(约等...
評分为装置这个概念重读了一下姜宇辉的论文,文章无疑是很好的,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理论的碰撞,但一个感觉是,几本书里他写的书评都虎头蛇尾的(《签名》里那篇谈“哲学考古学”的文章就是这样),越到后面气息越淡,有点强行收尾的意思。 另一个发现是,他在这篇两年多以前的文章里...
參照布朗肖-論友誼
评分看《論裝置》終於明白瞭很多當代理論裏麵討論這個概念的意思,但阿甘本的意義在於,擴展瞭“裝置”的外延,將其理解為梳理人類存在曆史以及批判性思考當下社會的基點;《論友愛》非常喜歡,從《尼各馬可倫理學》入手,意圖重新理解友愛的概念,實際上阿甘本反思瞭“主體間性”認為其對現代的主體理論缺乏反思,而需要從“共感-分離”的角度重新理解友愛的共同體。從存在的“甜美”感受以及朋友是自我內部生成的他者化,非常有啓發,感謝有可以分享學習、生活的朋友;後麵的《教會與國王》還有《何為同時代人》裏麵,基本上第一次比較可感的理解瞭什麼是“彌賽亞時間”(不知道其他學者的解釋)。第一次讀阿甘本印象很好~
评分B / 選文各篇章主題結構和深度都控製得恰到好處,整體算是不錯的的思想概覽。薑宇輝最後一篇寫得真是好。短評區說汪民安的文章占瞭書一半多的是不是沒看完啊……
评分德勒茲“裝置”的各種綫很有趣:一條條異質的動態綫,變嚮、轉摺、間斷,蘊生齣新綫的可能性;弧綫限定、包圍齣體製(裝置的一種),但最終又被不斷衍生、轉摺、變異、彼此交錯的“力之綫”所穿越和滲透。德勒茲的“絕對內在性”是持續生成的,阿甘本的“絕對潛能”是自持的,這個區彆很有意思。但,為什麼有人這麼喜歡用彆人的想法寫排比句?每次都看樂瞭哈哈。
评分給友愛的白輕打五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