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遍微博的“老树画画”的一份回忆录,一份对画画、对审美、对这个世界的内心告白;也是一本极具标志性的老树式长衫人物画集。一图,一文,即可窥见老树完整的画中世界和画外行藏。
画分七组,“日常”、“闲情”、“花犯”、“心事”、“时节”、“江湖”、“桃源”,最具标志性的老树式民国长衫人物画,加上最有味道的老树式“歪诗”,连接起来就是这个独特的长衫人物的世界,就是老树自身的世界。
文有七题,以“答客问”的形式,讲述老树从画的经历、师承,谈自己的画,说自己的“诗”,字字都是“自家的思,自家的爱,自家的园子,自家的菜”。
老树(新浪微博“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1962年生于山东临朐,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自习绘画,问学于梁崎、王学仲、霍春阳诸师。后开始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领域。90年代中期以后,转而关注当代中国摄影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大量批评文章行世,著作数十种,并策划诸多影像展览。目前,主要从事影像的媒介传播研究和具体实践。2007年始,重操画业。
早年,如我一样的出版社编辑热衷于翻报刊,希望从中发现新作者,继而约书稿。后来报刊式微,绝大多数新作者转战网络,就又追着五颜六色的屏幕找,论坛、博客、微博……如今早已离开出版社,但这习惯留下了,看到网上有好作者冒头,还是很兴奋。比如二〇一一年七月的某一天,看...
评分感觉是个文化吐槽类刊物,开玩笑。个人非常喜欢老树,在一席看过视频后转而阅读他的作品,整本书是个对谈集,其间除了体现老树本人的意志品质、行事作风外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及图像的看法,很有启发。其实专才和通才是从横向和竖向的把各个领域打开的人,专才固然重要,...
评分我是在看了老树画画很久以后才注意到老树本人的。一开始我只在微博看看他的画儿,觉得那画中的长衫男子实在可爱,画中的文字也难得的风趣实在。后来逛书店,老远就看到一本书的封面是老树的画,这才发现,原来他都出书了。 有人说《在江湖》里的采访文字很多余,在我看来确恰恰...
评分看过老树的花乱开,接着又入了这本在江湖,我更喜欢在江湖,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充满智慧的文字,让我收获很多。 我知道老树是因为一席的演讲,那个视频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很多话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在这本书的几篇文字里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我想我喜欢老树的文字可能多过他的...
评分我是在看了老树画画很久以后才注意到老树本人的。一开始我只在微博看看他的画儿,觉得那画中的长衫男子实在可爱,画中的文字也难得的风趣实在。后来逛书店,老远就看到一本书的封面是老树的画,这才发现,原来他都出书了。 有人说《在江湖》里的采访文字很多余,在我看来确恰恰...
比起《花乱开》,这本《在江湖》应该说真的把老树这个人呈现出来了,不仅选入的将近两百幅画是此前面那本里没有的,而且还收入了不少文字。这些文字配合着图来看,让人明白躲在这些画背后的长衫人物,是怎样一种心境。怎么看画,怎么看人,怎么看自己,真是相当的老树。那些一眼看过去就说老树的画有丰子恺的影子的人,只能说,画看得太少,而文字又没能入心。我们现在好像不用标签化和“跟……很像”的句式,就无法描述一个自己不能理解的人/事,实是悲哀。
评分妙!
评分画是真的好,妥妥的道家精神。访谈的部分,前半部分述民国之温良,总觉得过誉了;后半部分谈艺术理论,越走越深,大过瘾,另搭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更好。
评分大爱老树,不单画好,文字也好,不装逼,不装腔,有见地,有风骨,深得我心。
评分最初是看一席知道老树,看到书,快速翻完,感觉采访的文字部分有点多余,画和打油诗值得一看,主要是这老爷子豁达的性格让我向往。2016060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