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提供了对神经元艺术史令人心醉神迷的解释,而神经元艺术史乃是人文科学中最新、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在最近的数十年里,人类对视觉脑的知识发生了戏剧性的增长。认识到神经的可塑性及神经镜像等现象后,人们已经有可能以一种新的精确性来回答艺术创作和鉴赏中那些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
作者探索了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柏克、康德和弗洛伊德),杰出的艺术史家(普林尼、温克尔曼、罗斯金、贡布里希和巴克森德尔),了不起的艺术家(阿尔贝蒂、达芬奇),以及从亚里士多德到萨基的科学家们的思想,向读者展示了对大脑神经基础的了解,是如何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创作和鉴赏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两天读完 写的不算深
评分诚如书名所展示的,这本书虽然叫“神经元艺术史”,作者也说想要通过关注无意识中形成的思想尤其是视觉经验上的独特性来指明,“这些对神经装备的形成产生影响的经验是如何对他们的想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重建艺术创作者使用者和观看者的互动框架。但实际上整本书是副标题所说的对所谓的“神经元艺术史家”的介绍和梳理。问题在于,前一种可以算跨学科对已有知识范式的开拓,效果如何另说。后一种则容易沦为自说自话,就说第一章“亚里士多德首次指出,对艺术的创作和回应具有生物学甚至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但从A(亚里士多德论想象和人类的本性)到C(亚里士多德意识到神经结构的重要)中间可能还不只是一个B的联结环节。所以整本书都看的人觉得非常不明所以。(想到本科比较文学老师说有天体物理学的学生写本专业和文学的跨学科比较
评分书名听起来很厉害,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举例印证神经元的可塑性,所以内容略显单一。但写作方法挺适合准备本科毕业论文。
评分图书馆偶然翻到的 猛地一看酷炫仔细一看呵呵。。
评分四分给“导论”和“贡布里希”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