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教育 随笔 王小妮 大学 纪实 社会科学 好书,值得一读 人生方向
发表于2025-02-23
上课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新修订,王小妮增补再版序及“我们来自上课记”三万余字!与《1966年》齐名的科场现形记——“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的教育盗火者!
编辑推荐
她曾经历过最为魔幻主义的年代,她是朦胧诗世代主动突围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她在文学艺术领域早已平静领受诸多桂冠,却在知天命数年后选择站在了讲坛上,这是曾令她和自己的孩子都共同头疼过“畏惧”过的职业。她是一位手拿粉笔,带着近百人大班也不肯用扩音器,常邀学生来住处做客,待孩子们毕业后依旧关心他们当下与今后打算的老师。尽管在时代的洪流中,这样的教育——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让这徒劳发生。
内容简介
在一个孤悬海外的最荒凉的省会城市,她并非科班出身的写作课教授,他们也不是中文或广告传媒专业的学生;她在数十年前就已誉满文坛并无经济压力,他们则来自中国最贫困的农乡,却都被调剂进了这个最时髦的影视编导班。毕业后数年,已经从事了五花八门行业的学生们,听到她一声关于写写毕业后这些年感悟的召唤,不再抬头问怎么写、该写些什么、写了有什么用处和好处。就在短短几天内交齐从千余字到数万字不等的特别作业。这不是中国的第56号教室,这只是一本凝聚了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们蒲公英一般来到海南岛,又迁徙散落回各处的数年的“上课记”。
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下放农村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诗歌随笔小说多部。作品包括:《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世界何以辽阔》《月光》《1966年》等。
1999年获美国安高诗歌奖,2003年获得由《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 2015年获2014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1966年》获得腾讯•商报“华文好书”、《人民日报》《新京报》、央视新闻2014年度好书等多家权威媒体年度好书奖并入选众多知名榜单推荐。
一开始记得随意,逐渐,篇幅越来越长,困惑增多,无力感也加剧。看得出来,王小妮是一个好老师,她有想法,“受过伤”,不会轻易妥协随波逐流。同时,不由也会想,王老师的“好”,是否与其超然的“位置”也有关系。像其所说,她无需靠这份教职糊口,老师这个职位于她而言似乎更多是一种体验。而被体系重重缠住的普通老师,则很难如此随性。
评分小妮诗人,原来你是这样的老师。
评分一个灵魂试图引诱一群灵魂。
评分(ㅍ_ㅍ)评分这么高,没人觉得写的很差吗?居高临下,絮絮叨叨的,不晓得作者想说些什么。
评分老师是一个极易能感动自己并坚信自己正确无比的职业。这一份感动和坚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恋的职业性格。这一性格作用在文字上就是自以为是。面对学生个体,不去追踪,不去访谈,不去调研。只一味用自己那些鸡汤去理解孩子还甚至反应时代。我实在不知道,这样的老师有什么可取之处。
我知道若不马上写下来,过几天就再也不会写了。 昨天兆音和思怡过来,我说你们一定要看看《上课记》,你们是2008级的大学生,王小妮她也写了她2008级的学生。 一个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影视与写作的前诗人老师,她究竟做到了什么? 她说:“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
评分关于教师的一些心里话 ——读王小妮《上课记》 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咪蒙说它是一本流水账,确实是。只是现实中专心教学的人很多,有心记录的人却极少。 这本普通的《上课记》,即使放在桌上,也不会有人留意甚至拿起来翻一翻。它太普通了,当下的教师或许不屑一读。 王小妮...
评分在写一篇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文章的间隙,我看到了王小妮的《上课记》,一本她教书生活简短记录的结集。作为诗人的王小妮,一直极为低调,甚至独立在诗坛之外;作为教师的王小妮,还是一样的低调,甚至始终带着一种惶恐,就像她2006年记录前的导言的题目: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
评分整个大地,因为我而满盈——关于王小妮《上课记》 下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我曾就读的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位大一孩子打过来的,跟我说了很多大一孩子的困惑。我跟她说,正如你现在已经意识到的,过去12年的应试教育,把你们压成了扁平状。此前12年的以考试为最主要核心...
上课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