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摄影 阮义忠 台湾 随笔 影像 社会学 散文杂文随笔 铁葫芦
发表于2025-02-02
人与土地(增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为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1986年,展现其时台湾乡村正在逐渐消逝的人情与风景,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那时候还没有任何旅游指南,阮义忠依靠一册台湾客运路线图,走遍岛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在都市的触须探达之前,记录下乡民最朴素的日常生活。这是人与自然还亲密依存的年代,人们在土地上成长、劳作,视勤俭与坚韧为生活的信仰,又在最终归宿于土地。
增补本收录了《人与土地》系列全部86幅照片,每幅配以简净文字,讲述照片背后动人的真实。在人与土地的联结已变得冰冷而遥远的今天,幸有阮义忠捕捉到的一个又一个瞬间,留给我们可供寄托的不变。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22岁任职《汉声》杂志英文版,开始摄影生涯。三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阮义忠的著作丰富,对全球华人地区的摄影教育卓有贡献,其中尤以1980年代出版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990至2000年代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影响最巨,被誉为“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中国摄影教父”。近期出版有摄影随笔集《失落的优雅》《都市速写簿》《正方形的乡愁》。
一本让人看得想流泪的真诚、朴实的摄影集 “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当之无愧 推荐收藏
评分再好的风景若是少了人的生活痕迹,就禁不起细细品味。要多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细细体会对象的喜怒哀乐,胜读一堆闲书。
评分再好的风景若是少了人的生活痕迹,就禁不起细细品味。要多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细细体会对象的喜怒哀乐,胜读一堆闲书。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不仅是摄影艺术,也是台湾1980s前后的历史,岛屿族群的社会记录,还有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内疚。人与土地,可以说是艺术的母题,甚至可以上升为信仰,神话,如大地女神盖亚与巨人安泰俄斯。书中值得关注的有:一是阮义忠在人物纪实摄影中与被摄对象的关系,包括双方的沟通,及之后的重逢。最难是取得拍摄对象信任。二是台湾多族群的生活形态与民俗民风样本,作者在三四十年前进行了大量记录,后来他故地重游,一些从前景致变化不小,可惜。三是阮义忠的家庭细节,孩子的教育,与妻子回故乡,回忆父亲、母亲、外祖母等,情感真挚,让读者看到艺术家艰难成长。四是阮义忠与昔日工作伙伴的分道扬镳,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及,有很深的岁月惆怅,但具体原因语焉不详。│书中的不少作品引起我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多启发,非常感谢作者。
评分来工作时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阮老师的《人与土地》。非常喜欢,那时候还完全不知道他,被对比度极强烈的台湾乡村黑白照片打动得非常彻底。也没有想到后来自己有机会把他这一系列的四本书亲手做出来。《人与土地》的初版开本有点小,装订也有些问题,今年重新做了新版,补上了之前被出版社删掉的两篇,换成了大开本,能完全摊开、不会锁住书心的装订。是很喜欢的。
在阮义忠先生“乡愁三种”系列文集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正方形的乡愁》,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失落的优雅》,而最最厚重的则要数这本《人与土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不仅因为书中照片拍摄得精彩,而是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恰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 不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评分作者用图片记录下了生活的形态,添加文字发表了人生的感悟。所以用“影像生活,写真人生”来形容这本书再恰当不过了。作者把本书分成了四大主题“成长”、“劳动”、“信仰”、“归宿”,这也充分体现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作者说日语中的“写真”一词非常好,我也有同感,它准...
评分提起阮义忠,国内40岁上下的摄影师都不陌生,据说如今国内首屈一指的摄影师,年轻时都是阮义忠的读者,如今的摄影作品中,还接续着阮氏灵魂。这位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摄影教父”,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之子,爱音乐、写小说的文艺青年,虔诚的佛教徒,四十年来,他的...
评分年轻的时候只爱拍风景,去到景色绝美处,咔嚓咔嚓地按下快门,拿回来放到电脑里、博客上,赢几声赞美,再虚伪地谦逊一下,然后心满意足。 到后来,遍地都是驴友色友,尤其是那种把镜头伸到当地人鼻头上拍所谓民俗人文的,让我对拍人更持怀疑态度。 但其实,山水...
人与土地(增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