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竹篱茅舍,
他说的流水长墙,
诸多游赏,
被公认是写京都书里最有见地的一本。
台北以外,舒国治唯一专书记录的城市行走指南
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浪迹美国七年,返台定居之后,唯一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问他原因,他却怀疑答得上来。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在本书中,他记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气、旅馆,以及他认为京都最大的资产——山门与长墙,感叹京都就是一个大公园,而你并不急着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来,在京都”。
他也试着回答为什么是京都: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为了竹篱茅舍,为了村家稻田,为小桥流水,也为大桥流水,为了山门长墙,为了氧气,甚至为了睡觉。但这些可以名状的东西,是否就是最后的答案,他自己也怀疑。我们最喜欢的人或物,往往说不出来理由,不是吗?
舒国治
一九五二年生于台北。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七十年代初,原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曾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备受文坛瞩目。一九八三至一九九〇,七年浪迹美国,此后所写,多及旅行,自谓是少年贪玩、叛逆的不加压抑之延伸。而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简淡中深富雅韵,论者咸认与他的清简度日有关。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无尽窥探与咏颂。
著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记》《穷中谈吃》等。
如果一生只能去日本一次,如果一次只能去日本一个地方,那无可置疑必定是京都。舒国治也是悠悠地把京都当做他人生的第二居所,小住小憩,酣睡暴走,万事浮华不如清欢的样子。这本《门外汉的京都》与其说是京都游记,其实更像是讲述与京都的机缘和晃荡京都的禅理。 面对书中耳...
评分日本与中华文化的同源,在舒先生闲庭信步的笔下,缓缓流淌出来……很久没有读到如此淡定的文字,那久居都市在整齐划一的文化中格式化的审美虽然无法被改变,却让我知道了外边世界的一角。 最近国内都在反日,盲目的民族情绪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浮躁与迷茫。 舒先生热...
评分如果一生只能去日本一次,如果一次只能去日本一个地方,那无可置疑必定是京都。舒国治也是悠悠地把京都当做他人生的第二居所,小住小憩,酣睡暴走,万事浮华不如清欢的样子。这本《门外汉的京都》与其说是京都游记,其实更像是讲述与京都的机缘和晃荡京都的禅理。 面对书中耳...
评分这本书去日本前就买下来,随手看看,本打算为去京都预习一下,没想到愣是看不进去,许是因为人还没有踏足京都,无法感受京都的美。回家以后再次拿起,熟悉了那些地点,方才懂得门外汉之喜悦。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有名的地方没有走到,也算是给下次的京都之行留下...
评分果然很像是一本便签纸的合集,读来很有趣,如果要去京都玩的话确实是很不错的参考,如果只是闲来无事消磨时光,也是很好的读物
评分广西师大终于出简体版了!!!这个封面还挺有feel的!不知道内容会不会有变化。。。。
评分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三遍,一遍是美文,一遍是信息,一遍是归来后的重温。门外汉三个字真是对京都最好的感受
评分真的太爱太爱京都了
评分舒国治文体很妙,你知道他在学唐宋散文,学晚明小品,但是他又会突然写一个非常现代的长句来打破你的这种想象,但是一点都不唐突,你也知道,他是非如此不能表情达意的;而明明非常雅致的书面体,却要横空蹦出来一两个“啥”“恁”这种口语词,你可以说他是借了古典小说的豪侠气,又感觉他只是任一腔洒落直接吐出,非常奇妙。很喜欢“门外汉”这个立意,结果很多人在书评区吐槽矫情,妈的,不是舒国治矫情,是你们太现实好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