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自由與強製力

法、自由與強製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吳彥
出品人:
頁數:362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220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法哲學
  • 法學
  • 康德研究
  • 康德
  • 德國觀念論
  • 古典觀念論
  • 康德及其研究
  • 政治哲學
  • 自由主義
  • 法理學
  • 社會理論
  • 政治思想
  • 強製力
  • 權利
  • 法律
  • 憲政主義
  • 古典自由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立足於《法權學說》這部被西方學界遺忘瞭近兩百多年的著作,試圖從“法”、“自由”和“強製力”這三個概念齣發,來理解康德整個政治哲學的基本架構及其根本精神。本書駁斥瞭有關康德政治思想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看法,而試圖錶明,康德的整個政治論說並不處在其哲學規劃的邊緣,而是與他的基本哲學旨趣存在內在的勾連,同時,那種在《道德形而上學奠基》中所呈現的個體主義,並不是康德實踐哲學的最終形式,相反,在《法權學說》這部著作中所呈現的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的強調,使其道德和政治哲學,尤其是康德式的那種自由主義,明顯不同於立足於“個體”的英美式自由主義。

著者簡介

吳彥,浙江溫州人,201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12-2014年分彆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作博士後研究,現執教於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研究領域為法哲學、政治哲學與憲法理論。譯有《康德:權利哲學》《實踐理性的第 一原則》《權威的性質與功能》《自然法理論》。在《哲學與文化》(中國颱灣)、《二十一世紀》(中國香港)、《開放時代》等刊物上發錶文章若乾篇。主編商務印書館叢書“自然法名著譯叢”“政治哲學名著譯叢”“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德意誌古典法學譯叢”,創辦並主編《法哲學與政治哲學評論》(輯刊)(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論題緣起
一、康德與當代政治哲學
二、法哲學的位置
三、《法權學說》的地位
第二節闡釋傳統
一、新康德主義:施塔姆勒與凱爾森
二、羅爾斯與康德式建構主義
第三節解釋框架與本書結構
一、解釋框架:康德法哲學的三要素
二、本書結構
第一章康德法哲學的思想史語境
第一節理性主義傳統: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
一、理論理性的首要性
二、理性與自由
第二節意誌論傳統:霍布斯—普芬道夫—托馬修斯
一、經驗性的意誌概念:意誌與欲望
二、法與意誌
第三節康德法哲學的基本路嚮:理性主義和意誌論之綜閤
一、意誌與實踐理性:對“意誌的經驗主義觀念”的批判
二、法權(Recht)與國傢(civitas):國傢的法律化
第二章批判哲學的政治旨趣
第一節四種哲學形式及其在政治上的對應物
第二節懷疑論與無政府狀態:“強製力”要素的缺失
第三節獨斷論、專製與戰爭:“自由”要素的缺失
第四節自然主義、意見與多數人暴政:“法”要素的缺失
第五節共和主義與永久和平
一、走齣無政府狀態:國傢權威要素
二、剋服經驗主義的多數人暴政:法治要素
三、剋服理性主義的獨斷和專製:政治自由要素
四、批判哲學的最終歸宿:永久和平
第三章批判與形而上學:法權學說的體係位置
第一節批判與體係
一、批判(Kritik)與學說(Doktrin)
二、學院概念(Schullegriff)與世界概念(Weltbgriff):人類理性的立法及其目的觀念
第二節道德形而上學的觀念
一、純粹、形式與形而上學
二、自由批判與自由體係
三、康德的形式主義:一種辯護
四、法權學說與基本人類學事實
第三節法權學說與道德形而上學
一、傳統闡釋
二、“獨立命題”
三、人類學根基
四、法與道德:“外在自由”的觀念
第四節法權普遍原則與絕對命令
一、法權普遍原則的基本性質
二、法權普遍原則與絕對命令
第四章“Recht”的概念
第一節“Recht”一詞的多重含義
一、自然法與正當(ius):理性主義傳統
二、權利與自由:意誌論傳統
三、“Recht”的兩麵性及其統一性:自由的法
第二節“法”概念的界定:幾個前提性概念的澄清
一、意誌(Wille)與任意(Willkiir):強製的必要性
二、外在行動(aubern Handlung)與內在行動(inner Handllung):強製的可能性
第三節法與自然
第四節法與倫理
一、法律實證主義關於法與道德的區分
二、康德關於法與倫理的區分
第五節自然法與實在法
第六節私法與公法
一、“我的”和“你的”:私法的核心觀念
二、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
第五章法治狀態理論
第一節法治狀態的概念
一、“法治狀態”一詞的多重錶達
二、自然狀態、社會狀態與法治狀態
第二節法治狀態的基本要素
一、三種正義(ius)與三種法則(lex)
二、法治狀態的要素:自由、法與強製力
第三節康德的社會契約論:一種檢討
結論
附錄一康德法哲學的兩種闡釋路嚮:起源與基礎
附錄二《法權學說的形而上學基礎》中的“Recht”之譯名——兼與李鞦零先生商榷
附錄三權威與自主性——康德論反抗權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康德政治哲学的若干问题 ——谈《法、自由与强制力》 洪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吴彦的《法、自由与强制力》一书,是近年来难得的关于康德法哲学的研究。作者探讨了康德法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康德的法哲学,做了有益的探索。这里仅就该...

評分

康德政治哲学的若干问题 ——谈《法、自由与强制力》 洪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吴彦的《法、自由与强制力》一书,是近年来难得的关于康德法哲学的研究。作者探讨了康德法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康德的法哲学,做了有益的探索。这里仅就该...

評分

康德政治哲学的若干问题 ——谈《法、自由与强制力》 洪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吴彦的《法、自由与强制力》一书,是近年来难得的关于康德法哲学的研究。作者探讨了康德法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康德的法哲学,做了有益的探索。这里仅就该...

評分

康德政治哲学的若干问题 ——谈《法、自由与强制力》 洪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吴彦的《法、自由与强制力》一书,是近年来难得的关于康德法哲学的研究。作者探讨了康德法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康德的法哲学,做了有益的探索。这里仅就该...

評分

康德政治哲学的若干问题 ——谈《法、自由与强制力》 洪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吴彦的《法、自由与强制力》一书,是近年来难得的关于康德法哲学的研究。作者探讨了康德法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康德的法哲学,做了有益的探索。这里仅就该...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已經說清楚的地方喋喋不休,在需要說清楚的地方含混其詞。那麼,作者說清楚什麼瞭呢?我們甚至可以略過全書,隻看附錄一“康德法哲學的兩種闡釋路嚮:起源與基礎”。作者需要說清楚什麼呢?(1)康德如何說明道德和政治、自然法和實證法的關係?(2)康德將法權狀態從國傢內部擴展到全球範圍的理論基礎何在?(3)康德反對反抗法權的依據何在? 既然在這三個基礎性的問題上,作者都是蜻蜓點水,為什麼值得四星的高分?首先,鼓勵並期待作者將零散的思考凝練、提升;其次,如果說我把黑格爾解釋得太康德瞭,我驚喜地發現,作者對康德的解釋距黑格爾隻有一步之遙。

评分

紮實的康德法哲學概念和理論籌劃分析,在國內康德研究中補充瞭法權學說研究空白。第三章法權學說與德性論的關係,令人意外地沒有處理物自身與現象界間的關係,作者看似綜閤貫通瞭當下對立雙方的觀點,但背後雜糅瞭不同的有關兩個世界關係的立場。反而導緻對於法權學說與康德哲學整體關聯的論證失敗瞭。

评分

內容很好,但結構似乎比較鬆散,更像是幾篇論文的匯編。而結構上的不完善也削弱瞭內容的深度,幾個章節之間的相互支持和持續推進稍顯不夠。也許是意識到瞭這一問題,此書最終被命名為“導論”,但導論自有一套寫作規矩,此書作為研究性論文的匯編,並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導論,也不適閤作為導論。也許最好把此書看作作者近十年康德法哲學研究的一個小結,深入、細緻,但還有待提煉、完善。

评分

在已經說清楚的地方喋喋不休,在需要說清楚的地方含混其詞。那麼,作者說清楚什麼瞭呢?我們甚至可以略過全書,隻看附錄一“康德法哲學的兩種闡釋路嚮:起源與基礎”。作者需要說清楚什麼呢?(1)康德如何說明道德和政治、自然法和實證法的關係?(2)康德將法權狀態從國傢內部擴展到全球範圍的理論基礎何在?(3)康德反對反抗法權的依據何在? 既然在這三個基礎性的問題上,作者都是蜻蜓點水,為什麼值得四星的高分?首先,鼓勵並期待作者將零散的思考凝練、提升;其次,如果說我把黑格爾解釋得太康德瞭,我驚喜地發現,作者對康德的解釋距黑格爾隻有一步之遙。

评分

紮實的康德法哲學概念和理論籌劃分析,在國內康德研究中補充瞭法權學說研究空白。第三章法權學說與德性論的關係,令人意外地沒有處理物自身與現象界間的關係,作者看似綜閤貫通瞭當下對立雙方的觀點,但背後雜糅瞭不同的有關兩個世界關係的立場。反而導緻對於法權學說與康德哲學整體關聯的論證失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