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
青春的情詩,
是歌詠愛情的浪漫獨白,
是傷痕累累的愛情印記,
撩撥起美麗與哀愁並陳的青春追憶。
此為聶魯達的第二本詩集,書中所收情詩,為大學時期所交往的兩位女孩而作。一位是擁有深邃眼睛、烏亮秀髮與皮膚的開朗少女泰瑞莎,兩人因度假認識,最終女方父母反對而分開,著名的詩句「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即為她所作;另一位則是大學同學阿爾貝蒂娜,她內向沉默且帶有幾分憂鬱的氣質,聶魯達為她付出熱切的愛,卻始終未收到同等的回應,令他久久無法釋懷。當時他還是年近二十的年輕小伙子,但筆端已然透露出銳利的鋒芒,詩中多處奔躍出樸拙然而動人的意象,笑中帶淚卻也一針見血地刻畫出愛的歡愉和痛楚。 成長於智利原始森林區,最親密的友伴是花草樹木和甲蟲、鳥、蜘蛛等自然景物,詩中常有信手拈來的自然意象。他以泥土、苔蘚、星辰、霧氣、露水、海浪等,比喻女體,展現出多樣的風情,大自然儼然成了聶魯達專屬的巨型愛情隱喻貯藏庫。
雖然女人帶給他許多美麗的愛的回憶,但是在更多時候卻是他哀愁的源頭。「女人是什麼?」、「愛情為何物?」是年輕詩人在這本詩集裡不斷追索的主題。在情慾飽滿或情感找不到出口時,年輕的聶魯達在有些時候會直接表露他的悲喜憂歡,忘情地吶喊、嘶吼,有時也以用字輕淡、情感溫柔的詩作,糾結的情緒、濃重的愛的惶惑、痛楚的哀嘆彷彿經過某種洗禮頓時沉澱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耐人玩味的美麗與哀愁。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在九十年前出版時可謂突破了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和浪漫主義詩歌的窠臼,被譽為拉丁美洲第一批真正的現代情詩。如今這本詩集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全球銷售已達億本,而詩中許多美麗的詩句在拉丁美洲當地像流行曲調或諺語般家喻戶曉地被傳誦著,也廣為世界各地讀者和寫作者引用,成為文學經典。
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 1904-1973)是一九七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情感豐沛的聶魯達對世界懷抱熱情,對生命充滿探索的好奇心,對文學創作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因此能將詩歌的觸角伸得既深且廣,寫出《地上的居住》、《一般之歌》、《元素頌》、《狂想集》、《黑島的回憶》、《疑問集》等許多動人的土地與生命的戀歌。雖然聶魯達的詩風歷經多次蛻變,但是私密的情感生活始終是他創作題材的重要來源,二十歲、四十八歲、五十五歲時出版的三部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船長的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即是明證。他的詩具有很奇妙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他相信「在詩歌的堂奧內只有用血寫成並且要用血去聆聽的詩」,並且認為詩應該是直覺的表現,是「對世界做肉體的吸收」。
《诗歌》 就是在那个年月……诗歌跑来找我。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它来自何方,来自冬天还是来自河流。 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它是何时到来的, 不,它们不是声音, 它们不是词语,也不是寂静, 但是,从一条街道上传来对我的召唤, 从夜晚的...
评分这是一本关于爱与欲求、绝望与救赎的诗集。聂鲁达向我们讲述着绝望而美的青春中的革命和爱!“这是她最后一次让我承受的伤痛。而这些,便是我为她而写的最后的诗句。” 深爱着聂鲁达,他总是能打动我所有脆弱的神经。他是一位革命者、外交家、政客,但他首先是个有爱的人,其次...
评分喜欢上一个人不易,忘掉一个人更属不易,聂鲁达在情诗里写下“爱情真短,遗忘太长”的哲理。也许最哀伤的诗句一定是夜深人静时的啼血呻吟,飘荡在空旷弥散的黑色中和寂寞相撕咬。诗人说,写譬如“夜镶满群星,而星星遥远地发出蓝光并且颤抖”,写“我爱她,而且有时她也爱我”...
评分<转文> 聂鲁达——花丛永远是花丛 我始终相信,对诗歌的热爱是一种信仰。 懂得的人才喜欢,很多喧嚣的东西,喜欢一阵就过去,但诗歌不是。 有些人说,诗歌是年轻人的专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青春期的情感发展的确有激烈性的特点,但并不是指在年轻的时候才能写诗,也不...
评分喜欢上一个人不易,忘掉一个人更属不易,聂鲁达在情诗里写下“爱情真短,遗忘太长”的哲理。也许最哀伤的诗句一定是夜深人静时的啼血呻吟,飘荡在空旷弥散的黑色中和寂寞相撕咬。诗人说,写譬如“夜镶满群星,而星星遥远地发出蓝光并且颤抖”,写“我爱她,而且有时她也爱我”...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
评分你是我唯一的最后的玫瑰。
评分你是我唯一的最后的玫瑰。
评分不喜歡這個翻譯,還是Ilan Stavans編的那個版本英文翻譯比較好
评分我说不出来那是怎样一种遥远而强烈的共鸣。 这种感觉在我这短暂的一生里也许没有那么多回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