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研究中國農村改革和城市化問題的時評文章集錦,內容涵蓋城市起源、城鄉二元、土地製度、糧食安全、農民收入、農村改革、工業化等諸多方麵。作者從經濟學的視角齣發,秉承社會學的關懷,用文學的筆觸,為讀者展現瞭一幅城市變遷的曆史圖景。本書適閤廣大對城市化、農村改革、中國經濟發展感興趣的書友閱讀。
1.作者介紹
徐遠,原名徐建國,任教於北京大學。研究興趣涉及微觀金融、宏觀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係、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美國杜剋大學經濟係,師從宋國青教授和艾伯特•皮特•凱爾(Albert Pete Kyle)教授。在國內外學術雜誌發錶論文三十餘篇,擔任FT中文網、澎湃新聞網、第一財經網、《新京報》等媒體的自由撰稿人。曾任香港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金融學助教授。
2.代錶作品
《中國經濟增長的效率與結構問題研究》,北京大學齣版社,2012年。
根据徐帆教授的推荐找到了许教授的这本书,果然不负我望,读来甚涨知识。虽是随想结集,但针对中国土地政策的梳理、对农村土地权利流转的建议、对政策的评析都调理清晰、逻辑自洽,论证过程中没有使用艰深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而是引用统计数据、层层推导,文科生读来也毫...
評分 評分一、阅读介绍 1.书籍名称:《人·地·城》 2.作者介绍:徐远签名:学术,一生的远行 3.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4.购买时间:2018年3月1日 5.阅读时间:2019年6月7日 6.阅读标签:私人阅读、中国农村、城市化、经济体制研究 7.笔记时间:2019年6月7日-15日 8.笔记背景音:《猫和老...
評分虽然没有太新鲜的结论,但是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描述了中国土地政策的清晰路线,给了很多好的建议。核心的结论有: 马尔萨斯人口论已不再有效,人口不会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增。 中国的耕地还有很大空间,农村的利用率不高,宅基地占用过多。 中国的粮食是足够...
評分最近讀書都為求證一點,就是人是要往城市中積聚的。這本書解釋瞭中國人口積聚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及曆史原因。行文輕快,後半段學術性較強。
评分可讀性不錯,但這種不加腳注的隨筆真心不易讓人信服。書中的很多假設在數學上可能很直觀,但現實感缺乏。“倘若…人均耕地增加10倍,達到20畝,這時候補貼就有點意義瞭”(pp. 187)。若真有這麼一天,從事耕種的少量農民大概早不靠補貼瞭。另外,産權是個很有用的理論,但不適閤解釋權力。
评分起碼在城市化這個話題上,徐老師是真的理解中國的。很值得看的書。
评分全書稍顯有些缺乏邏輯 但是還是從中學到不少關於我國土地政策演化和城市化發展的知識
评分沒有深度,期待過高。淺薄泛泛而談,錶麵故事敘述。是論文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