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以坚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对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研究,再现了汉口这座典型的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史;同时作者证明了马克斯•韦伯所谓“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误解。作者两部研究中国城市汉口的著作,是海内外史学界研究中国新城市史和社会史的代表作,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可说是不朽的作品。
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城市社会史、经济史。
从外国人的视角对清末汉口的商业经济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有大量极其鲜活的旧时汉口镇景观、风俗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今日的国际大商都。尤其是那些熟悉当今汉口的人如果读到这本书,可能都会对它那段绚烂多姿的岁月赞叹不已。
评分从外国人的视角对清末汉口的商业经济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有大量极其鲜活的旧时汉口镇景观、风俗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今日的国际大商都。尤其是那些熟悉当今汉口的人如果读到这本书,可能都会对它那段绚烂多姿的岁月赞叹不已。
评分WILLIAM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viii, 436. ------.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评分作者罗威廉在社会学者施坚雅(G. W. Skiner)用“中心地方”理论以研究中国城市的观点的基礎上,用漢口行會組織的先鋒作用為实例,驳斥了马克斯·韦伯等人对于中国城市并不曾有過類似歐洲中世紀城市“都市團體”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的觀點。 作者考察了1796-1889年間武...
评分丰富的史料论证城市结构的构成,公共福利设施的变化,同时论述了冲突的根源与构成,市民外的非法的底层阶级的构成,从而导致了1883年的危机。从中可以看到以市民社会精英为主导的自治日趋成熟,逐渐替代政府本身,最后推翻。汉口这座城市在晚清工业化前的发展及后续,显示它是研究城市变化的良好样本。
评分材料扎实 瑕不掩瑜
评分基于对韦伯城市演化与资本主义发展论断的质疑与深化,把晚清时期汉口这座中国重要商业城市的发展,置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和中西城市发展比较分析的格局下加以梳理与论述。这一分册重点论述汉口的城市格局、社区发展与冲突应对,作者把散乱的档案和史料转化为成体系论著的功力非常值得学习。
评分作者强调汉口社会中商绅等精英的自组织性并且将汉口的特征与现代早期欧洲城市相比较。汉口在阳夏分治前清朝只是汉阳县下属的一个镇,但是汉阳府同知、汉黄德道(江汉关道)衙门都在汉口,那么在汉口的巡检、同知以及道台三者职责是如何分工的呢?
评分不同於上冊(Rowe, 2001)聚焦在商業行會與地方權力的關係,以及商業行會如何影響漢口的城市社會文化,本冊重點在於展示漢口的「公共領域」中的複雜多元關係:衝突、控制、合作與協商。借用了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概念,並且與E. P. Thompson對於英國工人階級等相關研究,羅威廉從大眾福利、城市公共設施、公用事業等具體社會實踐,以及端午龍舟、地方叛亂等歷史事件中,考察不同城市團體之間的關係。總體而言,行會等為代表的地方社會,在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填補了官方缺失的功能,但地方社會內部亦具有複雜性,內部的精英階層既然維繫並且服務於地方社會的「勞動階級」,但在某些不安的時候,又會轉化成為以武裝等強制性方式制裁地方社會的能量。官方在此一過程中,愈發顯示出自身能力的有限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