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學外史

天學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作者:江曉原
出品人:
頁數:259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
價格:48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13146656
叢書系列:江曉原作品集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江曉原
  • J江曉原
  • 2016
  • *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 收錄目標
  • 天文學史
  • 天學
  • 外史
  • 天文
  • 曆史
  • 科學
  • 古代
  • 哲學
  • 探索
  • 知識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與以往介紹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的著作迥然不同。書中多為前人所不欲言,或所不敢言者。作者在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中國古代天學置於中國傳統社會文化和世界天文學發展兩大背景之下展開論述,內容包括:古代中國帝王齣於政治目的而需要天學;古代中國哪些人從事天學活動;官營天學作為王傢禁臠是中國幾韆年的傳統。作者又以大量史實論證瞭:《周髀算經》與印度、希臘天文學的關係;印度、巴比倫天文學在中國和日本的傳播;中國與伊斯蘭天文學的交流;近代西方天文學傳入中國及其所造成的影響與思想衝突。作者還討論瞭天文學史的方法論問題,討論瞭古代中國的宇宙理論,介紹瞭幾乎所有重要的現存“天學秘籍”,並藉助三個引人入勝的個案論述應如何看待古代中國的天學遺産。

本書係久已被視為作者成名作的《天學真原》一書的姊妹篇,兩書內容正可相互補充和印證,但本書適閤的閱讀對象更為廣泛。

著者簡介

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係天體物理專業,198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博士。1994年中國科學院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春調入上海交通大學,創建中國第一個科學史係。已在國內外齣版專著、文集、譯著等80餘種,長期在京滬報刊開設個人專欄,發錶瞭大量書評、影評及文化評論。科研成果及學術思想在國內外受到高度評價,並引起廣泛反響,新華社曾三次為他播發全球通稿。

圖書目錄


新版前言
引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古代中國什麼人需要天學?
第三章 古代中國什麼人從事天學?
第四章 官營天學:傳統與例外
第五章 天象與天學秘籍(上)
第六章 天象與天學秘籍(下)
第七章 古代中國人的宇宙
第八章 古代天學之中外交流(上)
第九章 古代天學之中外交流(下)
第十章 近代西方天文學之東來(上)
第十一章 近代西方天文學之東來(下)
第十二章 明清之際的東西碰撞
第十三章 中國天學留下的遺産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黃宗羲、王夫之、方以智、王锡闡等諸輩唱西方曆法算術中源說,梅文鼎則跪按康熙禦製《三角形論》為著述傢未及也,又媚上雲“西學中源”。清初用湯若望曆,而阮元《疇人傳》雲“我大清億萬年頒朔之法,必當問之於歐羅巴乎?此必不然也!”若天文曆算、蔔筮星占,其術語叢脞,常人畏難其深,阮元之語,又何異於後人以不知為知,舉華夏變夷也

评分

補。

评分

江先生用“天學”的概念把所謂的中國傳統天文學從“天文學”中剝離開來。著重介紹天學的起源與中西交流。其中關於《周髀算經》蓋天說的模型構建極具特色。

评分

黃宗羲、王夫之、方以智、王锡闡等諸輩唱西方曆法算術中源說,梅文鼎則跪按康熙禦製《三角形論》為著述傢未及也,又媚上雲“西學中源”。清初用湯若望曆,而阮元《疇人傳》雲“我大清億萬年頒朔之法,必當問之於歐羅巴乎?此必不然也!”若天文曆算、蔔筮星占,其術語叢脞,常人畏難其深,阮元之語,又何異於後人以不知為知,舉華夏變夷也

评分

江先生用“天學”的概念把所謂的中國傳統天文學從“天文學”中剝離開來。著重介紹天學的起源與中西交流。其中關於《周髀算經》蓋天說的模型構建極具特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