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宮的離合

兩個故宮的離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聯經出版事业公司
作者:野島剛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張惠君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NT3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8401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故宫
  • 故宫博物院
  • 歷史
  • 中国
  • 社会史
  • 人文
  • 博物馆学
  • 兩個故宮
  • 離合
  • 歷史
  • 文化
  • 博物館
  • 台灣
  • 北京
  • 遷移
  • 記憶
  • 對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

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

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兩個故宮」的存在,串聯了什麼歷史情結?潛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歷史思維?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作者、《朝日新聞》記者、「中華圈的專家」野島剛,從政治、外交的獨特角度爬梳了兩個故宮的世紀糾纏。

最會說故事的媒體人,帶你見證兩個故宮的歷史

本書深度揭露:

.政治權力運作下兩個故宮分合的複雜過程

.民進黨執政時期「故宮改造」的真相

.「故宮南院」何去何從?

.故宮「日本展」功敗垂成的背景

.台北故宮夢幻設計的難產

.故宮文物的漂泊與回流

兩個故宮,與其說是外型相似的雙胞胎,還不如說是一張分裂的地圖。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帶你見證兩個故宮彼此的生存歷史,並拼湊出中華世界的未來。

本書作者野島剛是少見對於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具有深厚理解的日本人,他不僅有記者專業背景,還非常善於說故事。他在《兩個故宮的離合》這本書裡,以客觀第三者的記者角度,或者說以「為了台灣人好」的角度來解讀、說明東亞近代史的產物「兩個故宮」背後的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簡單來說,「兩個故宮」正是因為「兩個中華」而誕生。

野島剛從北到南走訪了瀋陽、北京、京都、南京、上海、重慶、台北、香港、新加坡……,蒐集了各種參與故宮重要變遷、故宮的活字典寶貴「那志良」等人的證言,也訪問了台北歷任故宮院長:杜正勝、林曼麗,現任院長周功鑫等人,查閱了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集結了有關故宮學的第一手採訪資料,並在日文版出版後,追隨著不斷變化的政治情勢,在中文正體字出版前,反覆修改增補,並特別為台灣讀者增寫了後記,追蹤了故宮「日本展」的最新情況。

野島剛撰寫本書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論述故宮的藝術價值,也不會深入探討收藏品的優越性等問題。故宮歷史,從1925年成立到1949年分裂的過程,在中台日等三地都已經有許多口述歷史及史料作品。但對於1965年台北故宮在台復館的過程、民進黨政權對於故宮的改革嘗試、中國近年大量搜尋追回文物的熱潮,和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故宮的密切交流等等,不僅是日本,在台灣幾乎仍未有系統性的介紹,這些都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兩個故宮的離合》共分為8章,第1章將介紹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提出的「故宮改造」計畫。第2章談到辛亥革命前後,故宮文物流出的情況。第3章分別說明日本進攻中國時,故宮向南方和西方運送計畫的過程。第4章則談論故宮文物移送台灣的1949年前後,檢視政策決定的過程。第5章解說兩岸分裂後興建台北故宮,兩個故宮因此誕生的背景。第6章則試圖解析散落世界各地的故宮文物「回流」中國的現象。第7章預測「兩個故宮」的未來。

作者简介

野島剛(Tsuyoshi Nojima)

1968年出生,自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展開記者生涯。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佐賀支局、西部本社等,2001年起擔任駐新加坡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著有《伊拉克戰爭從軍記》(朝日新聞社出版,2003年)。其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2007年至2010年擔任駐台北特派員。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目前擔任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近期作品有《迷之名畫.清明上河圖》(勉誠出版)、《銀輪的巨人GIANT》(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譯者簡介

張惠君

1970年出生,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漢尼拔戰記》。

目录信息

序章 什麼是故宮?什麼是文物?
二十年前對於台北故宮的不協調印象
蔣介石決定把文物運到台灣
受到中國近代史翻弄的故宮命運
與世界博物館的不同之處
變革的季節開始
日本展的啟動
故宮大廳被大陸客淹沒
第一章 民進黨未完成的夢想--故宮改革
希望改變定位
與表現改革精神的電影相遇
陳水扁起用的院長
被華夷思想拋棄的島
被釘在南部的改革之鑰--「故宮南院」
「第三位院長」是女性
文化行政的主導權拉開女人的戰爭
國民黨的阻止行動之前
陳水扁的密訪
「被中華中心主義的銅牆鐵壁阻擋」
第二章 文物流失--是喪失?還是獲得?
中國朝代的盛衰與文物
文物流出的主角--末代皇帝
香港展出溥儀的首飾
文物流出傳播中華文化至世界
在關西地區開花結果的中國藝術沙龍
第三章 漂泊的文物
九一八事變改變了命運
首次海外展覽極為成功
在大陸往西再往西
南京和北京迄今仍「互不相讓」
第四章 文物到台灣
遍尋不著蔣介石對故宮的想法
國共內戰急轉直下的文物命運
與文物一起渡海的人
第二批文物也包括世界最大規模的叢書《四庫全書》
是「造反者」?還是英雄?
第五章 兩個故宮的開端
為何稱為「中山博物院」?
台北故宮建築與當時的國際情勢
現在已經荒廢的北溝倉庫遺址
探究設計者的秘辛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浪潮中
日本人積極寄贈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故宮」的進展
第六章 中華復興的浪潮--國寶回流
香港出現圓明園的掠奪品
參與回流的特殊人士是重量級人物的女兒
一掃圓明園遺恨的人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巴黎鼠像拍賣會
要求返還文物的中國國內動向
歸還運動的結果
第七章 故宮會達成統一嗎?
記者會上兩位故宮院長的反應
兩岸關係改善後台北故宮的「反向操作」
「南院」的命運如風中之燭
另懷心思的展開交流
下個目標「日本展」
喚動李登輝的司馬遼太郎
平山郁夫有志未竟成
民主黨政權的混亂引發再度觸礁
秘藏在文物裡的中華民國價值觀
台灣版後記
本書主要人物
故宮以及中國、台灣、日本之主要大事
參考圖書、新聞報導一覽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掩上《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思考作者野岛刚留在书中的那句话——“……如果抽离中日关系,就没有文物的流转。更甚者,如果没有日本,文物就不会流转,日本人等于改变了文物的命运。”是的,命运。这个词一直在书中如...  

评分

这本书大陆版的封底上写着“最会讲故事的人,带你见证两个故宫的历史”,当然作为出版商来说,这是必要的宣传用语,只是,对于这本书来说,有些太过夸张。套用章诒和先生《伶人往事》的副标题,这本书是写给不看历史而又对历史稍有兴趣的人看的。 故宫,在我心里一...  

评分

那些颠沛流离最终去到台湾的文物,如果不是祖先保佑,文物有灵,你说在那些战火纷飞的时代,怎会安然无恙。过去我总觉得摆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即使再珍贵也是冷冰冰的。可台北故宫文物的不同凡响的命运,让我深深迷恋上它的魅力。是的,她是山中的一座博物馆,原本只是经过这里...  

评分

發現日本人寫書,無論小說或非小說,條理和脈絡都極其清晰。 從《兩個故宮的離合》獲取了三個觀點印刻: 一.文物有靈。 二.最頂級的藝術文物,終從屬於文化;而文化終難逃為政治所利用。講好聽一點就是「文化服務於政治」得文化者得天下,多麼不情願相信也木有用。 三.文物與國...  

评分

这是一个日本记者还是常驻台湾很多年的日本记者所写的书。书中对于台北故宫的描述显然要比北京故宫多很多,包括台湾的政治变迁所产生的影响,说实话,和我想象中这本书会涉及到的内容有蛮大出入的。不过,作为了解故宫的一个手段是不错的。对于北京台北这两个故宫博物馆,个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比内地阉割版的多了大段天安门的描写,你懂得

评分

故宫本身是历史的文化的,而它的命运却是政治的,无论是“中国化”与“华夏化”的追求,还是“去中国化”与“亚洲化”的改革,抑或是对外交流过程中的工具化的运用,两个故宫都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选题很有意思,值得研究与书写,可能作者没有决心从学术角度入手,所以分析有点浅。不过作者报道式的写法还是使这本书很有可读性,喜欢

评分

两点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1、文物对于政权对于种族正统的证明;2、赵的女儿的身份,那段在简体版中被删。

评分

故宫本身是历史的文化的,而它的命运却是政治的,无论是“中国化”与“华夏化”的追求,还是“去中国化”与“亚洲化”的改革,抑或是对外交流过程中的工具化的运用,两个故宫都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选题很有意思,值得研究与书写,可能作者没有决心从学术角度入手,所以分析有点浅。不过作者报道式的写法还是使这本书很有可读性,喜欢

评分

读后开始喜欢记者的观察和笔触了。台译名分明是意译,有感情色彩。故宫是极好的切入点回顾历史看两岸。“文物有灵”莫如说是保护文物的“心诚则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