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符号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教授于2012年11月应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项目的邀请所做的系列演讲实录。演讲围绕“主体·互文,精神分析”的主题宣讲了克里斯蒂娃关于符号学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等核心观点。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1941 年6 月24 日出生于保加利亚,1965年圣诞前夕移居法国。现为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兼任欧美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常任客座教授、荣誉博士。
克里斯蒂娃学术成就卓著,与其师罗兰·巴特同为后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于2 0 世纪60 年代后期创立了互文性理论,并在符号学、语言学、哲学、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主要著作有《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语言,这个未知的世界》《诗歌语言的革命》等四十二种。克里斯蒂娃多次获得人文社科类重要奖项和荣誉称号,如: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87)、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荣誉会员(1998)、挪威“霍尔堡国际纪念奖”(2004)、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司令勋位”(2015)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真正的深入浅出,读过后意犹未尽。篇末《克里斯蒂娃的思想源流》一文已将克氏学术历程概括得很好:从互文性理论到符义分析理论再到精神分析在政治、伦理、社会、女性等领域的拓展。“互文理论”极大拓展了视域,和“对话性”、“异乡人”两个点一起对博论构思有所启发,需得深入原作再行探究。
评分互文性理论。以及重要的《词语、对话和小说》。
评分在复旦大学的四场讲座,非常简洁而富于启发性,基本上涉及到克里斯蒂娃的主要思想脉络,很适合做introduction来总起思路。
评分分数怎么那么高 platitude 给个两星 以正视听
评分启发只在有限的几页上但都很关键。弗洛伊德以来创建一种构筑于内心脆弱性与异质性之上的新人文主义,解构文本和解构主体,抑郁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同时伴随恐惧与快感的活埋想象 (以及讲座之外的部分很水甚至让人不适。附的克里斯蒂娃的那篇文章让我对她的文风有点失望sig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