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畅销20年的认知经典
科学与真实故事完美融合
造访认知的遥远边界 调动自我的创造潜能
【编辑推荐】:
*作者奥利弗·萨克斯被书评家赞为20世纪难得一见的“神经学专家”,也被《纽约时报》誉为“医学桂冠诗人”。他的这一系列“探索者”读本在欧美畅销近20年,不断再版,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是风靡欧美的经典认知读物。
··············································································
*J.K.罗琳、理查德·道金斯敬意推荐。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蔡曙山、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精彩解读并撰写推荐序。
···············································································
*萨克斯说:“我们用眼睛看世界,也用大脑看世界。用大脑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象。我们熟悉自己的想象模式,思维方式,它决定我们的行为,并将伴随一生。”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人类终其一生都走在探索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道路上。萨克斯对众多不可思议的生命的书写,将人类大脑神奇的适应能力与创造潜能展现了出来,改变了一代人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
··············································································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讲述了七名脑神经受伤者遭受的巨大生活变故。这些常人眼中的异类,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中激发的巨大潜能,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认知。科学与真实的完美融合是萨克斯的作品的标志,他讲故事的方式与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相似,不同的是,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科教授,有着权威的专业背景,他笔下的人物全部来自真实的故事。
··············································································
奥利弗·萨克斯TED演讲视频: http://www.ted.com/talks/oliver_sacks_what_hallucination_reveals_about_our_minds
【内容简介】:
萨克斯是杰出的脑神经专家,也是誉满全球的畅销书作家。他认为:大脑是整个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物体,具有卓越的可塑性和惊人的适应能力。《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讲述了七名脑神经受伤者遭受的巨大生活变故。车祸后患上色盲症、双眼看不见色彩的画家,反而迎来事业的高峰;从小失明的男孩,因爱情而手术,恢复视觉后,却想再度变回盲人;对生活绝望的男人,因为患上怪病,意外成为才华横溢的画家;自己是无法治愈的病人,却成为最优秀的外科医生……这些常人眼中的异类,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中激发的巨大潜能,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认知。萨克斯的作品兼具科学与浪漫的情怀,对人类心智的奇妙探索给我们带来无限启发。
【媒体、名人评价】:
“一本十分精彩,充满了理性与感性能量的新书,这是萨克斯送给我们的礼物,可以扩大我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与体验。” ----《华尔街日报》
“这是一本从各个方面来说都算是杰作的作品…读起来十分有趣味性…萨克斯于希望被放逐之地找到希望,这种艺术让本书成为无价之宝。” ----《芝加哥论坛报》
“迷人…温暖…博学…萨克斯是将科学与老派的讲故事的手法结合了起来…他将病理个案变成了艺术。” ----《时代周刊》
“奥利佛·萨克斯是一个伟大的记录者,对这7个深深困扰的个体具有洞察力的探索,将人的体验的边界进行了拓宽并且告诉了广大的读者。” ----《波士顿环球报》
“萨克斯的故事如此动人,它们不仅给现代医学以启示,更给现代人的生活以巨大的启发。” ——《纽约时报》
“萨克斯有着惊人的天赋,他的文笔明晰晓畅而又动人心弦,人物刻画精致细腻,让当今大多数的小说家相形见绌。” —— 《每日电讯》
“萨克斯用他的故事给我们的人生以绝妙的启迪!” ——《卫报》
“与《错把太太当帽子的人》相比,这次回到每个人与他们的故事——开发其深度与广度,尽管其中有些主题是相似的:孤独症、健忘症、妥瑞氏综合征等。” ----奥利弗∙萨克斯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 (1933,7—2015,8),杰出的神经病学专家、闻名全球的畅销书作家,在医学和文学领域均享有盛誉。毕业于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科教授。他是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的会员、纽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是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美国乔治敦大学等多所世界级著名学府的荣誉博士,也是古根汉学术奖获得者,还被英国女王授予高级骑士勋章。他常年为《纽约客》、《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专栏供稿,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胜作家。因其在文学和科学研究上的杰出贡献,萨克斯荣膺霍桑登奖、乔治•波克奖,以及专门授予科学作家的刘易斯•托马斯奖。
与它的观点相反,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正常人。 自闭症大多数不是天才,天才大多也不是自闭症。 把每个人都当成正常人才有平等和尊重,就像《不可触摸》中的轮椅老帅哥一样,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人也希望你以看待正常人的态度对待他。这样他有与别人一样的存在感。
评分这本书很容易引起了我的注意。富有诗意的名字,让我起初以为是一本类似于《阿凡达》故事的人类学读本,多少带些后殖民批评也未可知。很快,我的猜测就被推翻了。还好,真正的书更有趣,更贴近于人之本质。这本以(即使是“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为名的书,腰封上的荐书人都...
评分大脑多么神奇啊,我们每天都用他,对他仍然几乎完全不了解。当你试图去了解他,那深邃神秘的感觉就好像仰望太空。这件超级复杂的存在如果稍微有一点异于普遍现象,就会表现出那么离奇的事,看着他们,真好像自己不是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了。 本书一共七个病例,最引我注目...
评分序: 最近非常着迷于最近一直读的认知和神经科学方面的著作。虽然研究的都是人脑的工作机制,但是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分为分子层面、细胞层面和解剖学层面。研究方法也可可以分为探索性的(比如放射性同位素标记、fMRI技术)——《肠子、脑子、厨子》和依赖病例的破坏性的——比如...
评分尽管必须承认一开始引起我注意的只是书名,仍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将奥利弗·萨克斯(Oliver·Sacks)的《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读完。这是一部关于精神病医学的故事书,在7个章节中作者分别记述了对7名精神病人行为的观察与感官、思维方式的考量——精神病人只是医学术语的界定...
好有启发。标题的意思是:自闭儿是“来自火星”的在地球人社交规则中蹒跚学步的“人类学家”。但换个角度想,认知科学家也是在这些“火星人”的大脑和内心世界中做田野的“人类学家”。用“复制/象征”的角度来区分“自闭儿/普通人”的猜想尤其有趣。
评分七段故事,关于颞叶癫痫、妥瑞氏症、自闭症等等。跟科普没什么关系,可以看看故事,看看和地球人不太一样的“火星人”。第二个故事让我想到《羽蛇》,颞叶功能失调时我还是“我”吗?第四个故事,正常人也不会知道失明的人复明的视觉感受,也是正常人的缺失啊。最后一个故事主角是Temple Grandin,推荐同名电影。感觉自己非常非常需要一个挤压机。
评分好有启发。标题的意思是:自闭儿是“来自火星”的在地球人社交规则中蹒跚学步的“人类学家”。但换个角度想,认知科学家也是在这些“火星人”的大脑和内心世界中做田野的“人类学家”。用“复制/象征”的角度来区分“自闭儿/普通人”的猜想尤其有趣。
评分身为一个正常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啊!里面每一个人的故事,都看的很心酸也很感动,谢谢作者让我们了解了更多不同的人。
评分有好几篇文章都有相关的电影了~第二章《永不停歇的音乐》第七章《自闭历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