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

盲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马扎林·贝纳基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葛樱楠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6039
丛书系列:SMART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思维
  • 认知行为
  • 科普
  • 心理
  • 社会学
  • 思想·社會·人文
  • 美国
  • 盲点
  • 认知
  • 思维
  • 洞察
  • 局限
  • 反思
  • 自我
  • 成长
  • 觉醒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了解自己的内心。我能公正而准确地评价他人。”

我们终其一生与种种文化态度共存,它们所针对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国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会阶级乃至是否有残疾。在这些文化心态的影响之下,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对他人有些偏见,这正是顶尖心理学家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在《盲点》一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上面引述的自我认知提出了质疑。

本书作者用“盲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以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贝纳基和格林沃尔德抛出了这一系列问题,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潜意识偏见”或“隐性偏见”。

“内隐联想测试”大大改变了科学家了解人类思维的方式,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对思维“盲点”一窥究竟。两位作者作为“内隐联想测试”的发明者,不但启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出了畅销书《眨眼之间》,更在《盲点》重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生动好玩的实验和问题,从昆虫与鲜花、小鸡与婴儿、老年人与年轻人、耶鲁教授与医生,到乐团演奏与花样滑冰,等等。

作者简介

马扎林•贝纳基(Mahzarin R. Banaji)& 安东尼•格林沃尔德(Anthony G. Greenwald)已经合作了30多年,两人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他们志趣相投,都希望通过研究理解人类思维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方式。他们和同事布莱恩•诺塞克一起开发了“内隐联想测试”。这种方法改变了他们自身,也改变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和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在implicit.harvard.edu网站上,有超过1400万人完成了这项测试。在本书中,来自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和上述网站的测试结果首次与普通读者见面。

目录信息

推荐序 VII
序 言 XIII
第一章 社会动物的认知错误 1
视觉认知错误:两张桌子完全相同 5
记忆认知错误:根本没有“昆虫”这个词 9
两种著名的认知错误:可得性启发法与锚定效应 12
社会认知错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14
我们为何会背离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20
第二章 事实的阴影——各种颜色的谎言 23
灰色谎言:抱歉,她不在家 27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28
红色谎言:我爱你 29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31
用问答方式来做研究可行吗? 34
重新审视我们的诚实度 37
第三章 寻找我们内心的潜意识偏见 39
扑克牌分组测试 42
“花卉—昆虫”内隐联想测试 43
关于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 50
关于种族的内隐联想测试 53
无意识的偏好是否等同于偏见? 59
从测试结果能否预测人们的行为? 61
第四章 思维的鸿沟——沃尔沃家用轿车与红色保时捷 67
思维的两个系统: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 70
分离:互相矛盾的理性与直觉 72
认知失调带来的困扰 74
你真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 77
你会和入殓师约会吗? 78
潜意识的强大力量 79
你觉得这则幽默好笑吗? 81
相比年轻人,谁更喜欢老年人? 83
将忧虑转化为改变自我的力量 86
第五章 给不同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 89
刻板印象有对有错 93
刻板印象不会一成不变 95
刻板印象或多或少是负面的 97
群体分类与我们的行为 99
擅长分类的人类思维 101
我们所持有的那些刻板印象 108
刻板印象与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 110
刻板印象是一把双刃剑 113
第六章 偏见的隐性成本 115
地球是球形的vs.地球是圆形的 118
关于“一夜成名”的记忆实验 123
刻板印象的代价:错把好人当成罪犯 125
疑心的负担: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之路 132
刻板印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136
求职时,你是否看重领导的性别? 142
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刻板印象 145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149
“印迹”会如何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模式? 153
婴儿的偏好与选择行为 156
儿童与他们的“性别俱乐部” 159
“最小群体”实验的重大发现 162
大脑是否在乎“我们”和“他们”的差异? 165
裁缝的手与耶鲁教授的手 168
第八章 终极目标——消除盲点、隐性偏见与歧视行为 173
乐团如何才能招募到最优秀的演奏家? 176
认知错误能被消除吗? 178
尝试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办法 183
歧视行为与好人的内群体偏好 188
向前一步,摆脱对自身的偏见 192
认知错误、盲点和解决方案 195
附录一 197
附录二 219
致 谢 23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乍一开始看起来应该是能启发人心的读物,却是一系列的实验 其实也算是有趣,不过期待太高, 前几章节都是在说偏见是否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大量实验,而且实验也占据了不少的篇幅 倒是从后面几章还能有所启发  

评分

评分

人们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异国民族总是怀有偏见。 ——英国著名学者汉默顿 2009年的某一天,一个黑人警察奥马尔·爱德华兹,在离开家门之后不久,被一位同行错当成嫌疑犯开枪打死。这些错误的信...  

评分

不为“盲点”所迷惑 盲点,是人们留意不到的地方,或者是令人留意不到的事物。人在思维过程中,也常常无意识地踏入一个陷阱。社会学家给它起了个很文艺范儿的名字——思维盲点。当经济学在赫伯特·西蒙(Herbent Simon)、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先驱的...

评分

每一个号称自己没有偏见的家伙都在“内隐联想测试”中得到一个足以让上下颌分离一会儿的结果,你从来没做过的甚至你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居然在这样一个测试的结果里出现了。你会觉得不安、羞愧、懊恼、百思不得其姐妹……没什么,放轻松,潜意识就是一头被封印的几乎没什么机会出...  

用户评价

评分

认知错误、谎言、潜意识偏见、直觉、刻板印象、群体分类,都是造成我们无法看清事实的盲点,介绍了“内隐联想测试”这种发现自身潜意识偏见的工具,结论是认清自己的隐性偏见,接触更多不符合偏见的东西来削弱刻板印象。感觉写的比较零散,令人容易走神。

评分

对于普及内隐联想测验来说简直是神书,然而对于大众来说,内隐联想测验有什么好普及的。

评分

观点是很有意思,但也保持了国外这种作品一贯的啰嗦==

评分

远离刻板的影响

评分

就是在讲各种测试,感觉那个内隐联想测试不是很靠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