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自强

洋务自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张鸣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
价格:3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29102326
丛书系列: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张鸣
  • 洋务运动
  • 近代史
  • 晚清史
  • 真相
  • 好书,值得一读
  • 洋务运动
  • 自强运动
  • 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改革
  • 晚清
  • 工业革命
  • 科技发展
  • 近代化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系列的第三册,主题为洋务运动,讲述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等内忧外患的冲击下,终于有意识地开始向西方学习,并以军事技术和相关产业为主要学习方向。肯定了这一时期中国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深刻指出洋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图文并茂,发人深省,能帮助启发广大读者从历史教训中探索真正有效的强国之路。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武夫治国梦》《历史的坏脾气》《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历史的底稿》《共和国的帝制》等。

目录信息

逼出来的洋务/1
谁是洋务派?/10
唉,总理衙门/18
同文馆的风波与成绩/27
泥足的巨人/37
唉呀,海军/46
官督商办之谜/53
一个官办企业的样板——福州船政局/60
曾经挂美国旗的轮船招商局/71
同治大婚的铁路赠礼/81
玩具火车推动历史/89
上海铁马路的命运/96
骡马路与火车道/103
海军学校中等生:北洋海军/111
制度的变革:《北洋海军章程》/119
水师学堂/127
北洋海军是个花架子吗?/134
从海军衙门到贵族海校/141
电线攻防战/150
有线电报这玩意/157
张之洞的大手笔——汉阳铁厂/163
出使西方的风波/171
一场耐人寻味的争吵/180
买办们/188
命运多舛的留洋事业/195
难以转型的大兵/204
八旗洋枪队/211
袁世凯和新建陆军/219
张之洞和自强军/228
一个绵延几十年的话题/23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于清朝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历史,我大略是知道一点的,相对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来说,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即为洋务派了。 除此之外,不甚了了。毕竟阅读历史也没几年,所以补读历史在我来说还是一条漫长的路。 正如本书...

评分

中国的王朝更替其实很有意思,自秦朝之后,大部分的大一统王朝都是在三百年左右,当然这是把前后汉和南北宋当成两个朝代算的。那么,按照这个规律推算,同光时期其实已经算是大清朝的末叶,刚好碰上了洋务自强,算是最后一抹残阳吧。 大清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其实第一次跟没...  

评分

年终岁尾,少有闲暇,然而外面天寒地冻的,终于又到了猫冬的时候了。最近颇看了几本小说,然而在某本清穿文中读到,主角宁愿成为康雍乾盛世的等下之民,也不愿成为北宋仁宗的治下之民,因为怕打仗被波及。……对于这样的主角,不明白究竟是作者本人历史知识感人,还是后爹后妈...  

评分

中国的王朝更替其实很有意思,自秦朝之后,大部分的大一统王朝都是在三百年左右,当然这是把前后汉和南北宋当成两个朝代算的。那么,按照这个规律推算,同光时期其实已经算是大清朝的末叶,刚好碰上了洋务自强,算是最后一抹残阳吧。 大清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其实第一次跟没...  

评分

关于清朝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历史,我大略是知道一点的,相对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来说,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即为洋务派了。 除此之外,不甚了了。毕竟阅读历史也没几年,所以补读历史在我来说还是一条漫长的路。 正如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第三卷。既解说宏观大势,又解剖微观案例。作者不囿于“洋务派与清流党权力斗争”的学术主流,阐明洋务运动实系汉人地方督抚为维系太平天国覆亡后“汉重满轻、外重内轻”政局的固权之举。如张之洞者,在朝是“清牛角”,为疆臣则一转为洋务大佬,因而并不存在明显的党派分野。可惜在这场热闹的自强运动中,浪得虚名者众,郭嵩焘这样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人,却竟然在千夫所指下抑郁而终。清日战争之惨败,其来有自。

评分

张鸣教授的这几本中国近代史都像是个人的读书笔记,写得很随性。

评分

非常非常好。

评分

浅显易懂的讲了洋务运动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中的荒腔走板。制度层面不可能改,军事制度不能和洋枪洋炮、铁甲舰队配套,是一方面。技术层面,我们学东西,总是不够扎实,抄小路耍小聪明,也不可忽视。

评分

非常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