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系列的第三册,主题为洋务运动,讲述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等内忧外患的冲击下,终于有意识地开始向西方学习,并以军事技术和相关产业为主要学习方向。肯定了这一时期中国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深刻指出洋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图文并茂,发人深省,能帮助启发广大读者从历史教训中探索真正有效的强国之路。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武夫治国梦》《历史的坏脾气》《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历史的底稿》《共和国的帝制》等。
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均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割地赔款,被迫打开国门。在这期间,还有一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差一点掀翻了整个清王朝。内忧外患,暮气沉沉的老大帝国只有一个自救的办法,那就是“洋务自强”。 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
评分杂文一直是中文系孩子的玩具,嘲弄有余,深刻不足,史学界异数张鸣不小心闯入杂文界,基于深厚的历史学学养和政治学眼光,刹那间提升了杂文界的整体水平,但代价是被人诟病不务正业:你一个政治学教授,一年出好几本鸡巴杂文集,算个啥子呦?这种嘲讽多了,可能慢慢让老张窝火...
评分洋务运动大体知道是怎样的事件,这本书丰富了不少新的细节。讲的比较浅显易懂,不过语言有的时候感觉有些怪怪的。
评分201809-201904;时间上看,阅读时期恰好与跟进的一个项目差不多,让我觉得两者都有点相似了。作者说得好,其实洋务运动并不能说失败,退一万步说,你说它失败了,但补救方法不还是洋务吗。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一点点的进步,也值得表扬。
评分讲了许多洋务运动时的细节,积重难返妄自尊大的国家,即使是学习也学习不到位。
评分入门级图书
评分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第三卷。既解说宏观大势,又解剖微观案例。作者不囿于“洋务派与清流党权力斗争”的学术主流,阐明洋务运动实系汉人地方督抚为维系太平天国覆亡后“汉重满轻、外重内轻”政局的固权之举。如张之洞者,在朝是“清牛角”,为疆臣则一转为洋务大佬,因而并不存在明显的党派分野。可惜在这场热闹的自强运动中,浪得虚名者众,郭嵩焘这样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人,却竟然在千夫所指下抑郁而终。清日战争之惨败,其来有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