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作者指出,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读完,完全颠覆了我自己对国民党的刻板印象。 原来国民党的党国是如此的不堪,与其说是党国,不如说是军国、蒋朝。党的作用在北伐之后就逐渐弱化,最后沦为蒋介石维护统治的一个招牌,一个花瓶。 国民党建立了一套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模式,从中央党部、到省、到县、到区,看看很...
评分大白天读国民党党史,越读越气,之前知道丫菜,现在才知道丫原来这么菜,铁菜。 大学时,王奇生在民国史的课上说:我年轻的时候觉得国民党是运气不好,后来我研究这块,慢慢觉得再来10次国民党也打不过共产党。 太对了。你看了这本书再看中共的肃反整风反右,你只可能得出一个...
评分 评分如标题所说,这本书读完了之后,我对国民党才算是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读起来并无丝毫的晦涩,我自己可是酣畅淋漓地把这本书读完的。 本书纠正了我自己不少以往的思维误区,也让我对国民党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随便说...
评分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3/13/579290.shtml 1956 年12月1日,《苏俄在中国:中国与俄共三十年经历纪要》由国民党“中央文物供应社”印行,署为“蒋中正”。这是一部有时代意义的书,作者蒋介石想借此做一个政治交代。当年,蒋介石虚岁七十;当天,他和宋美...
长了一些见识
评分如果你对民国时期混乱的社会产生过疑惑,那这本书可以基本解答你所有关于国民党执政的疑惑… 这本书从国民党的内部组织形态和结构出发,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案例剖析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冲突,组织在地方的运作以及党,政,军,三方的关系的做了解析。 作为一本社科专著, “全书核心是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 这本书出乎预料的好看。国民党是真的凡事拎不清,内战最后那结果也是必然的结果。到了台湾,蒋才下定决心整理党务,各种莫名奇妙的事才得以解决。但那已经不是这本书讨论的范围。 不知道怎么能推荐一本社科专著…词穷。如果非要从俗气的角度来推荐,那这本书很有名,新版豆瓣9.3分,其他版本全部高于9分。 我打算接下来再看看作者的其他书……
评分本书作者王奇生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书中考察了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充分运用大量史料,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国民党政权的支撑力量不是党员和党机器,而是军人和武力。在党、政、军三者之中,党的力量最为脆弱。无论战时抗日,还是战后“剿共”,最先瓦解的往往是党部,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军队;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首先是军队,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党部。党完全沦为军政的附庸。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评分党独裁不如说是蒋独裁 党治国不如说是军治国
评分戴季陶、谭延闿、唐生智(1926):“KMT不行了,革命还是C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