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作者指出,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大白天读国民党党史,越读越气,之前知道丫菜,现在才知道丫原来这么菜,铁菜。 大学时,王奇生在民国史的课上说:我年轻的时候觉得国民党是运气不好,后来我研究这块,慢慢觉得再来10次国民党也打不过共产党。 太对了。你看了这本书再看中共的肃反整风反右,你只可能得出一个...
评分读完,完全颠覆了我自己对国民党的刻板印象。 原来国民党的党国是如此的不堪,与其说是党国,不如说是军国、蒋朝。党的作用在北伐之后就逐渐弱化,最后沦为蒋介石维护统治的一个招牌,一个花瓶。 国民党建立了一套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模式,从中央党部、到省、到县、到区,看看很...
评分3月间,公司请培训师,扯到创业艰难,居然给我们看一大的船,然后说C.P.起步多么的弱,20,30年后居然达成目标,我冒了一句C.P.其实不弱,一大时候弱小正常,第一次合作时候就很强,不过这种扯太远,和会议主题不符,也没多说。 ============================= 主要好多年前读过...
评分读完,完全颠覆了我自己对国民党的刻板印象。 原来国民党的党国是如此的不堪,与其说是党国,不如说是军国、蒋朝。党的作用在北伐之后就逐渐弱化,最后沦为蒋介石维护统治的一个招牌,一个花瓶。 国民党建立了一套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模式,从中央党部、到省、到县、到区,看看很...
评分作为一本源出于博士后出站报告的书,我深感其水平已远远超出博士后们的平均水准,论证有理有据,引用了大量史料,给我们还原了一个不一样的国民党。弱势独裁,四个字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而唯有改变弱势或是独裁,才能让国民党换取新生。事实上,国民党撤往台湾...
史料研究很扎实,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觉得遗憾的地方是,框架、结构、史料都有了,结尾就显得单薄了很多。如果每个部分单独成书,或许是一个很棒的系列。
评分排除掉蒋介石独裁后执政无能,国民革命半途清党对军事依赖与切割掉本党意识形态中更左倾部分后取某种超阶级政治属性的幼稚病,24年改组对KMT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政党组织与宣传水平与CP比明显处于劣等,革命成功或失败都可以讲是蒋以未被党权完全收服之军权武力叛变后缓慢争取人数优势KMT成员做大,半革命政党的手段目的冲突与内耗与尴尬过渡角色扮演。非决定论。
评分视角新颖,材料扎实,论述流畅,确实是好书。
评分戴季陶、谭延闿、唐生智(1926):“KMT不行了,革命还是CP。”
评分作者认为国民党本质上是一个弱势独裁的政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中国庞大的治理规模,这意味着大一统的制度必然与有效的治理之间产生矛盾,要保持党的政令如一就意味着地方治理能力的丧失,一旦地方都各行其是,就意味着独裁有效性的丧失。老蒋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创制了党内之党、党内之派,开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改组,但都未能避免这种治理的危机,反而导致激烈的派系之争。而共产党的成功则在于通过运动式治理和政教礼仪教化缓和了大一统与地方治理之间矛盾,达到了国家制度的有效治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