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作者指出,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王奇生先生的书,提供的观点和切入点都很有趣。他试图还原出国民党内部最大的失败,让我们认识到国民党究竟是怎么输的。 和共产党一样的是,国民党也有着非常深的共产国际组织形式的烙印,鲍罗廷在孙中山后期和去世后对国民党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这就导致了国民党在组织形式上...
评分一 概述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只是看到副标题之后,才初步明白此书研究的是政党组织形态的方面。也许正是这种新奇的东西吸引人读下去这本史学研究论文性质的专著吧。读这样的书,确实感觉有点“枯燥”的感觉,却是史学研究所应有之详细与考察。作为一个理学...
党独裁不如说是蒋独裁 党治国不如说是军治国
评分如果你对民国时期混乱的社会产生过疑惑,那这本书可以基本解答你所有关于国民党执政的疑惑… 这本书从国民党的内部组织形态和结构出发,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案例剖析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冲突,组织在地方的运作以及党,政,军,三方的关系的做了解析。 作为一本社科专著, “全书核心是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 这本书出乎预料的好看。国民党是真的凡事拎不清,内战最后那结果也是必然的结果。到了台湾,蒋才下定决心整理党务,各种莫名奇妙的事才得以解决。但那已经不是这本书讨论的范围。 不知道怎么能推荐一本社科专著…词穷。如果非要从俗气的角度来推荐,那这本书很有名,新版豆瓣9.3分,其他版本全部高于9分。 我打算接下来再看看作者的其他书……
评分本书作者王奇生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书中考察了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充分运用大量史料,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国民党政权的支撑力量不是党员和党机器,而是军人和武力。在党、政、军三者之中,党的力量最为脆弱。无论战时抗日,还是战后“剿共”,最先瓦解的往往是党部,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军队;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首先是军队,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党部。党完全沦为军政的附庸。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评分如果你对民国时期混乱的社会产生过疑惑,那这本书可以基本解答你所有关于国民党执政的疑惑… 这本书从国民党的内部组织形态和结构出发,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案例剖析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冲突,组织在地方的运作以及党,政,军,三方的关系的做了解析。 作为一本社科专著, “全书核心是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 这本书出乎预料的好看。国民党是真的凡事拎不清,内战最后那结果也是必然的结果。到了台湾,蒋才下定决心整理党务,各种莫名奇妙的事才得以解决。但那已经不是这本书讨论的范围。 不知道怎么能推荐一本社科专著…词穷。如果非要从俗气的角度来推荐,那这本书很有名,新版豆瓣9.3分,其他版本全部高于9分。 我打算接下来再看看作者的其他书……
评分新版看起来是出版社和作者联合圈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