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普鲁斯特 文学评论 萨缪尔·贝克特 贝克特 文学理论 爱尔兰 外国文学 文学研究
发表于2024-12-22
论普鲁斯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论普鲁斯特》是贝克特1930年夏天在巴黎时用英语撰写的关于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长篇评论,于次年出版。这部专著既是作者美学上和认识论上的宣言,又为它表面上的主题大声宣告:“我们无法了解别人也无法被别人了解。”《论普鲁斯特》表现了作为年轻学者的贝克特对普鲁斯特的欣赏和崇拜。他用复杂难懂和旁征博引的文字,对影响自己的前辈(特别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表达了敬意,并预示了他后来专注的主题——记忆的法则受制于更为普遍的习惯的法则,并将其运用到对普鲁斯特作品的阐释之中。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当中,荒诞派代表人物贝克特深受先行者普鲁斯特的影响,因此,《论普鲁斯特》不仅对理解卷帙浩繁、委婉曲折、细腻难懂的《追忆似水年华》具有指引作用,而且对我们解读贝克特自己的作品也具有参考价值。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生于都柏林南郊的福克斯罗克,1989年12月22日逝于巴黎。侨居法国的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同时用英文和法文进行创作,1969年因其作品“以新的小说和戏剧的形式从现代人的窘困中获得崇高”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陈俊松,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在站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叙事学、文化记忆理论、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英文专著《当代美国编史性元小说中的政治介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译有《天使埃斯梅拉达:九个故事》(译林出版社,2015),参编《美国文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5)。
有了本雅明、贝克特和德勒兹对普鲁斯特的论著,还有什么必要看中国的学术研究专著呢。记要点如下:人物-时间的牺牲品;回忆法则受到习惯法则支配;非自主回忆;时间——复活的条件,因为它可能导致死亡;习惯——对反对危险的得意而言是一种痛苦,对减轻残酷而言是一种幸运;记忆——一件临床实验室;以玛德莱娜为代表的膜拜之物;无数个“我”与阿尔贝蒂娜的悲剧;否定死亡等于否定时间;印象性取代逻辑性;直觉本能与反射;“透视论”;比喻的世界;植物类意象;时间中的音乐人格化。24岁的贝克特如此敏锐。
评分有了本雅明、贝克特和德勒兹对普鲁斯特的论著,还有什么必要看中国的学术研究专著呢。记要点如下:人物-时间的牺牲品;回忆法则受到习惯法则支配;非自主回忆;时间——复活的条件,因为它可能导致死亡;习惯——对反对危险的得意而言是一种痛苦,对减轻残酷而言是一种幸运;记忆——一件临床实验室;以玛德莱娜为代表的膜拜之物;无数个“我”与阿尔贝蒂娜的悲剧;否定死亡等于否定时间;印象性取代逻辑性;直觉本能与反射;“透视论”;比喻的世界;植物类意象;时间中的音乐人格化。24岁的贝克特如此敏锐。
评分贝克特写的普鲁斯特可真是太妙了!
评分喜欢不起来贝克特
评分#49#太美妙了! 植物性质叙述下的人物,零散碎片式的回忆,让普鲁斯特在写追忆的时候能够将时间与空间,以及非自主回忆和习惯,互相交错延伸,螺旋上升。 阅读的时候将蓬皮杜对普主体与客体的判断进行了对比,蓬老头子也是有趣极了。 重新认识了一下贝克特,毕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分析普鲁斯特这位文学老贵妇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贝克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肯定是里程碑式的,然而和他这本书论述的人物、作品,以及他老师、他老师的作品相比较,他又给人种影影绰绰的印象,像是一组宏伟群像背后藏着的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型雕塑,在世界文学史举世瞩目的炙热阳光下,在更庞大的雕像身影后,显得有些充满诗...
评分文 | 陈俊松(《论普鲁斯特》译者) 萨缪尔·贝克特最重要的三部剧作是 [等待戈多] [终局] [开心的日子] 他凭借《等待戈多》声震文坛,并于一九六九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读者来说,较之这些受到普遍关注的名篇,他的《论普鲁斯特》可谓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贝克特出生在...
论普鲁斯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