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最后八国联军借护卫使馆之名兵临北京城下,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终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而当改革最终不得不被推上快车道,满清皇族与实权派袁世凯展开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殊死争夺;随着武昌城中的一声枪响,革命者喊着激动人心的口号踏入权力中心,袁世凯、宋教仁和孙中山之间新一轮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又揭开了序幕……看似荒诞诡异的史事背后,是无比清晰的利益选择和权力博弈。
翻开本书,读懂戊戌变法为何沦为戊戌政变、慈禧为何先炮击大使馆再屠杀义和团、袁世凯为何既是改革推手又是亡清关键……看透层层诡异的历史迷雾背后无比清晰的权力逻辑。
黄治军,湖南益阳人,生于1981年,《旅伴》杂志前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专注于晚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仅甲午战争看过的史料就不下百种。经过没日没夜的五年苦写,终于著成长篇历史读物《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微信公众号:黄家理炮
没有看过这个作者以前的作品,看来是个新人,本人这个豆列是专黑畅销书的,年前听说这个书排当当网第一名,于是赶紧买来,抱着大黑特黑的态度,一直没看,直到前几天才断续看完,于是发现这本书我买错了,当然是针对我的“专黑畅销书”来说的,无论是甲午战争发生120年来首次以...
评分因为很早就看过,所以推荐给大家。我其实注意到这个作者已经很久了,还是在08年09年,因为经常出差,翻到高铁上一本免费的杂志,几乎每次都要被上面短短八九百字的主编“卷首语”吸引,他的“卷首语”可谓别出心裁,从新闻热点、八卦、男女情感到中外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
评分听说是天涯煮酒近年来的奇文,第一时间从卓越上买了。 一上来是袁世凯在朝鲜的那段往事,标签式的大段人物内心独白,让人很容易想到《明朝那些事儿》,不过我对那段历史的史料比较熟悉,马上就看出作者对于历史人物有自己的想法——袁世凯当然是有雄心的人,或者说野心,但是他...
评分一、个人层面的借鉴之处 袁世凯、李鸿章、康有为: 袁世凯曾鼓起勇气参加两次科举,而且是最基本的乡试,结果名落孙山。在懊恼中,他把所有的课本烧毁,放弃科举,投笔从戎。在养父去世后,袁世凯投奔吴长庆,在他身边做了一个军队里的参谋。不久后,袁世凯跟随吴长庆前往朝鲜...
评分看了下序言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是在2011年,读下来总体感觉是一本《明朝那些事儿》热潮的余波之后的产物。 这是该系列第一本,内容的跨度从甲午海战写到戊戌变法结束。说实话本书的质量其实比我想象的要高一些,可能主要是因为一开始没习惯作者的风格,但是看到中途会不知不觉地被...
最后一段对于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的看法很能认同。
评分甲午战争那段看的云里雾里,逻辑啰嗦,最后讲到人,社会,政府还行,毕竟大白话嘛,看个乐子。
评分甲午战争那段看的云里雾里,逻辑啰嗦,最后讲到人,社会,政府还行,毕竟大白话嘛,看个乐子。
评分从单纯了解史实的角度,还是可取的。后几章提出的“经济论”颇有参考性和说服力。/ 2016.4.7 5:30PM #贝塔书屋
评分可能是严肃历史看多,对这种打趣的闲扯历史有点喜欢不起来。快速的翻完,有干货,但是被稀释了。它对我还是蛮有意义的,因为他算是最后一块拼图,凑上它,中国史我算是全线打通了(尤其近代史,至邓小平时代),撒花,庆祝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