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英文原版初版于1974年。作者以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明代地方志等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黄仁宇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第一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财政史一般来说偏向经济史范畴,但是“财政”二字之中有“政”字,这就使得财政问题并不能简单的当做经济问题仅仅考虑“财”,更要看到与管理相关的“政”,可以认为财政问题既是一种经济问题,又是一种管理问题,还有另外的特点是这种二重性还不分主次,很难定义说应该附属于...
评分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明代的统治者考虑到发展这些先进的经济部门只会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反过来会威胁到帝国的政治统一。 这种为了短期的政治目标而牺牲长期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历史学家看起来是荒谬可笑的。 明朝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好像一条注入沼泽的河流,它有无数...
评分在书中,给我最大启迪的就是黄仁宇先生在对比东西方两种文明进程演化时的思考。也正是在这种讲解下,我也确实体会到了一些差异。平心而论,对于只是勉强地将其读完的我来说,实在是难有精力和心思提出什么像样的结论,换句话说经过了细枝末节上的纠缠后,我反倒觉得作出...
评分《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呈现出一个,开国顶层经济制度的劣质,是影响深远的。而作为国家总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的高度决定了这个王朝从始到终的命运多舛。一把手,事必躬亲,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三流企业家的行为。既过度劳累自己,又锻炼不了下属部众,而且让一...
评分《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呈现出一个,开国顶层经济制度的劣质,是影响深远的。而作为国家总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的高度决定了这个王朝从始到终的命运多舛。一把手,事必躬亲,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三流企业家的行为。既过度劳累自己,又锻炼不了下属部众,而且让一...
不是收多收少的问题, 而是没人意识到这是问题. 一代代肉体的操劳, 精神的压抑, 促使个体们下意识地去修正, 但方式的自私使得没人能成功扭转整个局面. 雪崩时,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评分毕竟是专业论文
评分终于看完,觉得先看漕运再看这本会容易一点。不过这套精装的装帧真是看不懂,不觉得精装外面的这个封皮更容易破了吗……
评分这不是通俗历史读物,必须先了解很多名词才能读懂。几乎把明朝财政制度批得一无是处。也许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研究环境有关系。另外,参考文献格式相当地不规范。
评分看不懂,耻辱放弃此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