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

大国大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陆铭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386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经济学
  • 城市研究
  • 中国
  • 城市
  • 社会科学
  • 经济
  • 陆铭
  • 城市规划
  • 社会发展
  • 经济地理
  • 人口流动
  • 城市化
  • 基础设施
  • 政策分析
  • 区域发展
  • 生活变迁
  • 社会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作者简介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受聘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日本一桥大学等多所高校,并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参加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

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目录信息

【上篇 大国难题】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1. 欧洲正经历大考
2. 为什么大国梦如此迷人?
3. 大国的难题
4. 发展中大国的困境与机遇
5. 统一市场符合公共利益
第二章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1. 三个有关空间的误解
2. 自由移民的意义
3. 空间的力量 : 3M 与3D 47
4. 城乡和区域发展中的要素流动和政策
第三章 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
1.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 为城市化“立法”
2. 世界不是平的
3. 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向与人口流向相悖
4. 以效率换均匀的代价
第四章 警惕“扭曲之手”
1. 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 何不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3. 劳动力都去哪儿了?
4.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之殇
5. 转变发展方式为何那么难?
【下篇 大城之解】
第五章 大城市不死
1. 大城市的生机
2. 包容性的就业创造
3. 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城市?
4.“ 以业控人”是南辕北辙
5. 挑选劳动力技能的后果
第六章 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
1. 中国城市发展:全球趋势的又一例证
2. 国家规模与首位城市:国际视角
3. 巨型城市的人口:东京道路
4. 中国的巨型城市:以上海为例
第七章 城市化之辩
1. 城市化模式 : 事实胜于雄辩
2. 外来人口是负担还是财富?
3. 城市化会遭遇耕地瓶颈吗?
4. 拥挤的绿色城市
第八章 城市社会分割之困
1. 农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带走自己
2. 歧视的原则
3. 户籍制约了消费
4. 为什么户籍不能成为身份?
5. 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6. 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
第九章 向“城市病”宣战
1. 应对城市病的国际经验
2. 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3. 集聚有利于污染减排
4. 贫民窟是“非典型性城市病”
5. 城市管控 : 对人,还是对行为?
结语 为了公共利益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代后记)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算没有耽误太久,一口气读完了~跟着陆老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到了中国现状,深处其中却从未如此深入观察过,区域发展平衡问题,人口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城市化进程及其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很大很广,其实是站在一定高度解读了基本问题。 我作为一个从农村来魔都奋斗...

评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有着很不一样的感情。这次回上海听到了口径一致对上海人口太多的抱怨以及政府达对上海人口要控制在2500万的目标。上海已经有了户籍制度来扼制人口的快速增长。11月份出台的对于购房的限制,一方面希望抑制2016年上海疯狂的房价,另一方面进一...  

评分

陆铭著,19.5万字,9章,313页,按章阅读即可 作者是上交安泰的教授和博导。 本书的定位是很明确的。这是一本传递自己学术观点的作品,作者直接指出,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弊病在于城市人口太少,而不是太多,在这些背后有充足的空间通过改革释放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解决城市病...  

评分

有句话想放在前面说:这本书的定位是科普读物,target是较为(?)缺乏经济学素养的政策制定者、地方管理者和普通市民(尤其是大城市土著),因此作者省略了不少数理论证过程而只给出了大致的论证逻辑和统计结论,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没什么不合适。 关于这本书,总体的印象是深入...  

评分

1. 全书主要观点 控制人口规模的措施,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从全球看中国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还不够,要让城市更大,改革户籍制度,放开低端产业及人口管制,大城市病不可避免,当生活成本足够大时人自然会向中小城市迁移,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2.城市...  

用户评价

评分

同意书中大部分结论,不过也仅此而已。逻辑的推演有不少很难经得起反复推敲,数据和材料相对太少。很多章节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叙述略显啰嗦。

评分

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在于用严谨的研究表明户籍之恶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化的巨大价值,其意义堪比Steven Levitt的Freakonomics和林毅夫老师的《中国的奇迹》。一个文明总要有些以天下为己任,偶尔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方显其伟大。

评分

这才是复旦老师应有的学术和社会担当

评分

引用端木的话,佩服这种通俗化的苦心。希望大家都读读。

评分

能把类学术书写到可以在通勤地铁里看得起劲的也是一种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