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纵横1500年的中西交融史。丝绸之路串起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本书详细讲解了丝路沿线文化,为读者展现一幅文化与风物的盛宴。
◎亲历丝路,用最美的图和文,展现“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历时一年,足迹踏遍丝绸之路沿线,从历史、经济、文明、器物、现场几个角度,深度挖掘 “一带一路” 在中国的前世今生,在历史上产生过的巨大影响,对当下及未来中国的巨大战略意义。
【内容简介】
一部中国版的地理大发现
关于丝路上的文明、城市、器物、文化与宗教••••••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祖先跨越重重阻碍,九死一生地前往一个未知之地,去探索未知文明?在往返以数十年计的时代,他们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究竟得到了什么?今日中国如何被这条道路所塑造?世界是否为中国所改变?抛去那些浪漫想象,今天这条道路上的国家保持着怎样的联系?
耗时一年,行程两万公里,作者亲赴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重新回溯这条道路的行走史,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文明交融史。
在破碎化时代,本书以最美的图与文,提供认识丝路系统化的故事脉络与知识体系,关于中国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与勇气,城市、器物在交流中的演化与融合,物种传播的影响与意义,以及文化与宗教的传播与交融。
时至今天,重走丝路仍然危险重重,在感叹我们祖先之伟大的同时,作者也把眼光由历史投向未来:这条道路会如何塑造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或许,这才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李伟,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2000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至今。历任记者、主任记者、主笔、主编助理,现任副主编。报道范围广泛,涵盖社会、经济、时政、文化等领域。擅长社会及文化领域深度报道,承担封面故事的写作。曾出版《超越者》《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等书籍。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作者完成一部作品并出版之后,作者本身的角色就是一个不求回报的分享者了。至于如何理解,享受,汲取一部作品,这就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所以在豆瓣评价里我对电影音乐或是书的评分无非两种,“已阅和五星”,我有我自己对作品的评...
评分其实,“西部开发战略”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早已推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声。这两者的不同,可以说,“一带一路”是全球性的,而“西部开发战略”还局限于中国的西部一隅。 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正反映出中国目光的拓展与延伸。我们犹记得,改革开放...
评分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里丝绸之路代表了一部纵横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史。也就是汉帝国开辟出来的这条丝路,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丝绸之路的开辟代表了中国古文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这让中国了解了西方,也让西方发现了了解中国的方式。丝绸之路是伟大的,...
评分已经成为符号和记忆的丝绸之路在2015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后重新回到人们视线的中心,在人们纷纷注视这条连接中国——中亚——印度——非洲——欧洲的路线,并对这条古代贸易之路进行了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全方位的分析解读时,李伟进行了一场漫步丝路的旅...
评分这本书被诟病之处,应该是由于它是一本“杂志书”,即三联周刊的年度主题“丝绸之路”文章的集合,不免会有一些前后重复赘述之处,这一点实际上在前言已经说明了。不过,这恰恰表明了一本杂志的自信,敢于将跨越二十年维度的文章结集。作为三联周刊的“重度”读者,这正是我希...
极品好书
评分坚定了明年去新疆的决心
评分全书就是一本打开探索中亚广袤世界的线索——贵霜 | 帖木儿 | 撒马尔罕 | 敦煌 | 迦太基…… 每个词都有茫茫一大片历史可以挖,还好好几篇作者不止写游记,也附上参考书目,可以沿着线索寻找干货
评分这是中国的辉煌历史,中国版的地理大发现!
评分可以读但不需要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