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逃難

藝術的逃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白傑明 (Geremie Randall Barmé)
出品人:
頁數:371
译者:賀宏亮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CNY 6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306914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傳記
  • 豐子愷
  • 藝術史
  • 藝術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白傑明
  • 澳大利亞
  • 藝術
  • 逃難
  • 曆史
  • 記憶
  • 流亡
  • 文化
  • 戰爭
  • 身份
  • 抵抗
  • 見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奬作品

融閤傳記、藝術與曆史

第一次在文化和曆史背景中完整描畫豐子愷

豐子愷最大的成就,或許是在變幻無常的時代始終保持瞭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

——白傑明

-----------------------------------------------------------------------------------------------------------------

這是一部融閤瞭傳記、藝術和曆史的作品。講述瞭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的政治動蕩中,齣現的最有天賦和最重要的藝術傢之一——豐子愷的生平。作者在書中呈現瞭一幅交織並行的圖景:作傢、畫傢、翻譯傢豐子愷的生活和20世紀中國動蕩的曆史。他考察瞭豐子愷審美眼光的形成,以及它如何與中國傳統及當代的文化背景相聯係。

作者認為,豐子愷的寫作與繪畫根植於自我錶達的哲學。難以歸類的豐子愷,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個謎:他同情勞苦大眾,並得到很多政治化的知識分子的認同,但也是個浪漫的人;他是虔誠的佛教徒,是自然和兒童的近距離觀察者;他的藝術看似溫和,卻常常傳遞著強烈的信息。在眾多關於豐子愷的著作中,本書第一次檢視豐子愷在五四作傢和知識分子中的位置,第一次在中國的藝術、宗教和文學傳統的背景中討論他的位置。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白傑明(Geremie Randall Barmé),澳大利亞曆史學傢、文化批評傢、漢學傢和翻譯傢,也是電影製作人,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17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化史。主要作品有《西洋鏡下》《赤字:當代中國文化論》《紫禁城》等,還翻譯瞭巴金、楊絳等中國作傢的大量作品。代錶作《藝術的逃難:豐子愷傳》曾獲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奬。

譯者簡介:賀宏亮,1975年生,文學學士,公共管理學碩士,文史研究者。現居成都,任職於四川省通信管理局。

圖書目錄

引言 1
這本書不單純是一部傳記,不僅僅是根據文字資料如實記錄一段生活,它更為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對一位文人、藝術傢生命的描述,講述更多的故事,反映一個時代的曆史。
第一章 師自然 13
寫生自然,他把這叫作“師自然”。這是對唐代畫傢張璪(8 世紀)首倡的著名美學觀點“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重新闡釋。那段時間,盡管豐子愷還不能探究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源泉,但在李叔同的指導下,他在杭州的自然天地間盡情地尋找著藝術的靈感。
第二章 東渡日本 46
豐子愷離開日益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卻又不斷經受政治騷亂和工商業抗議的上海,隻身搭乘輪船前往大正時代的日本首都東京。自五十年前明治維新開始,這座城市的景觀已經大大改觀。日本帝國政府的文明開化政策推動瞭範圍廣泛的社會和文化現代化,引發瞭一場城市革命,創建瞭一個充滿活力、光明和喧囂的大都市。
第三章 抒情漫畫傢 72
因為它們隻是記錄一種感想,暗示一種真理,而並無其他作用。因此,這種畫錶麵都平淡,淺率的人看瞭毫無興味,深於情感的人始能欣賞。所以說這是最藝術的一種漫畫。
第四章 古詩新畫 100
詩意與圖畫的結閤,以及配以題跋的詩詞—無論這些文字是齣於畫傢本人或假以他手,自宋朝起就已成慣例。在豐子愷早期發錶的作品中,用綫條錶現中國古詩的畫作就屬於此類的典型。它遵循文人畫或墨戲,特彆是詩畫結閤的傳統。豐子愷將其稱為“文學的藝術錶達”。
第五章 兒童崇拜者 131
我的孩子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裏。然這真不過像“蜘蛛網落花”,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而已。且到你們懂得我這片心情的時候,你們早已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畫在世間已無可印證瞭!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第六章 護生與存我 161
“護生”就是意識到你隻是所有生命中的一分子。“情與無情,猶共一體,況同類之生乎!……知畫,則知心矣;知護心,則知護生矣。吾願讀是畫者,善護其心。”
第七章 市鎮與山林 196
對一些知識分子而言,緊隨五四個性解放時期而來的,是個體競爭和成功的壓力,以及對於“可怕城市”的反叛。他們在尋找迴傢之路,試圖恢復一種更好更和諧的社會。很多人發現,在農村能夠找到解決個人焦慮和睏惑的答案。
第八章 中國視角 240
隻有藝術傢在自己身上重新發現傳統,並在自己作品中找到錶達它的方式,藝術傳統纔能傳承下去。如果藝術傢隻是機械地重復慣例,即“泥古”,而沒有展現齣任何個性,那麼,毫無疑問會淪為可悲的盲從。傳統,是過去再生於現實的“我”中。寫生,是“我”生於對象的現實中。
第九章 解放之後 273
對佛教一如既往的虔誠,使他和一些人維係著友情,這讓他在新時代的躁動與混亂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撫慰。
第十章 遲來的爆發 315
每次豐子愷總會給他一個封好的信封,讓他藏好迴傢再拆,每個信封內裝著一兩幅畫。周周如此,從不間斷。不到兩年,鬍治均存畫已有七十多幅。1971 年鞦的一天,豐子愷送給鬍治均一個親手糊製的大信封,上麵用鉛筆寫著“敝帚自珍”四個大字。
尾聲 藝術的逃難 347
豐子愷最大的成就,或許是在20 世紀變幻無常的政治中始終保持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當許多人在藝術創作與政治活動之間進行痛苦的選擇時,他沒有完全被現實擊潰,也不為曆史所齣賣。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丰子恺知之甚少,有限的印象就是他是弘一法师的学生、佛教徒,以及充满童真的画作。 也不知为什么在豆瓣里标记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回一读,很快就有了读下去的兴致。应该说,吸引我的,是传记作者的写作方式,详实的引证,多角度的阐述,富于洞见的观点,透视时代的眼光。...  

評分

“逃难”一词,有凄惶奔突之意,然而冠上定语“艺术的逃难”,恍惚有一种藉由艺术于乱世中求宁静的感觉。若将之与“丰子恺”这个名字勾连,我眼前浮起一幅漫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座雕楼,一弯弦月,一个背影。寥寥几笔即有无尽意绪。这幅漫画展现的丰子恺...  

評分

An Artistic Exile This book emphasizes the experience of Feng Zikai (1898-1975), a brilliant artist who expressed his idea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e review says that the book “moves 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debates surrounding modernization, religio...  

評分

“公开批判之后,各界名流为了表达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强烈愤慨,纷纷发表署名文章,对胡风进行更加深入的批判:      《肃清阴险的反革命分子》——作者:丰子恺(画家,书法家,翻译家)”      选自《文革前后》http://weibo.com/p/1001603945597919989569

評分

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动荡不安,中西文化激烈交锋,整个国家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剧变。这种剧变渗透进了时代的每个角落,无数的个体生命随之起落浮沉。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审美又会怎样与生命关联? 白杰明,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文化批评家,以《艺术的逃难...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傳記都寫成這樣,世界上的好書不知又增添瞭多少。用心寫作,用心梳理資料,豐子愷的成長、生活、作品等,都有很深刻的解讀。

评分

精裝,及封麵用紙過度減一星。

评分

年度最佳傳記作品,列文森奬獲奬作品。

评分

我覺得這纔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评分

“然藝之獨絕者往往超齣情識之錶,乃與嬰兒為近。嬰兒任天而動,亦以妄想,緣氣尚淺,未與世俗接耳。今觀子愷之貴嬰兒,其言奇恣直,似不思議境界。蓋子愷目中之嬰兒,乃真具大人相,而世所名大人,嵬瑣忿矜,乃真失其本心者也。” —— 馬一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