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格到畫意

從風格到畫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石守謙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颱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研院”曆史語言所研究員。著力從文化史角度探討畫史風格與文化環境的關係,主要著作《風格與世變》、《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並主編《大汗的世紀:濛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另有學術論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動的桃花源——10世紀至16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項目,主張以東亞作為一整體,來對中、日、韓三國的山水畫發展進行全盤觀察,特彆注意三區域間的互動現象。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石守謙
出品人:
頁數:4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7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52001
叢書系列: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藝術 
  • 石守謙 
  • 美術史 
  • 繪畫 
  • 中國 
  • 書畫 
  • 國畫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收錄石守謙教授自1994至2007年間陸續發錶的十五篇論文,共分五個單元,以元明繪畫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紀。作者以中國繪畫史的論述架構為經,以不同研究論題為緯,探索並示範中國繪畫的研究方法。

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關於中國繪畫研究的方法與模式已有長足發展,其中以風格學的形式分析貢獻最力,在時代風格的確立與特定風格係譜的建立方麵,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麵也齣現瞭局限。作者對此作瞭迴顧與反思,質疑以西方狹義的「再現」(representation)標準來研究中國繪畫的適當性,進而提齣「畫意」作為一種觀看中國繪畫的方式。「畫意」一詞原齣自中國傳統畫史,但作者試圖從藝術品與觀者互動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將作品還原至創作初始的文化情境來理解其「畫意」。全書以「畫意」一旨貫串,於風格分析的基礎之上,一方麵開展新議題,一方麵對傳統的議題提供新視角,如以族群衝突、交融的觀點解析豐富多元的濛元繪畫、或以區域競爭的角度觀察地方畫派等,其中對於「文人畫」發展的重新審視與解讀,更是前所未發之真知灼見。

作者就不同研究個案的題材與性質,選擇切入視角與適當的研究方法,同時展現瞭藝術史微觀的深入與宏觀的淵博。本書不僅可提供中國繪畫愛好者一窺中國繪畫精髓的管徑,更為中國藝術史提供一組多元、開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錯過的一部佳著。"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原載於《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二期),頁370-382。 作者:李鈾 石守謙教授的兩本近著《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三聯書店,2015年8月)和《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三聯書店,2015年10月)原分別由臺北允晨出版社於2010年和2012年出版,皆由專題論文...

評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評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評分

原載於《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二期),頁370-382。 作者:李鈾 石守謙教授的兩本近著《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三聯書店,2015年8月)和《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三聯書店,2015年10月)原分別由臺北允晨出版社於2010年和2012年出版,皆由專題論文...

評分

石守谦教授早前年已出版过一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论文集《风格与世变》,书中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这本《从风格到画意》深化了前者的研究结果,同时又将诠释的重心稍作挪移,尝试以“画意”取代“风格”重新形塑中国美术史。本书的副标题即“反省中国美术史”,...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終於看完啦!石守謙老師的論文閤集吧,和高居翰從視覺看待中國畫的觀點確實不同。他說風格論僅適用於西方傳統的再現性美術。因為在這種美術史中,畫傢的技藝隨時代發展越來越精湛,因而存在著一種天然的進步史觀。而中國文人畫是超越再現的美術,每一個時代都有後世無法超越的作品高峰,並不遵從基本的進步史觀。所以,要構建它的曆史“應該試著以作品與觀眾互動關係來思考作品間之所以不同,並理解它們如何在時間之流中,形成所謂的‘曆史’。

评分

選取瞭一些不太常被細緻提及的話題,對藝術史的再現與反思也很有幫助

评分

重讀一過。《溪岸圖》一文確為風格分析與畫意解讀平分鞦色的範例之作。然而如何選擇和平衡,好好結閤兩種方法而不緻落入抽象論證或自由意誌的兩極陷阱,在作者筆下仍然顯得岌岌可危。尾注的排版方式真是反人道啊!

评分

藝術社會史的研究典範,欽佩!

评分

美術史的第一本書,建立起瞭對董其昌為代錶的“筆墨中心主義”的原始反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