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作品
融合传记、艺术与历史
第一次在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完整描画丰子恺
丰子恺最大的成就,或许是在变幻无常的时代始终保持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
——白杰明
-----------------------------------------------------------------------------------------------------------------
这是一部融合了传记、艺术和历史的作品。讲述了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政治动荡中,出现的最有天赋和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丰子恺的生平。作者在书中呈现了一幅交织并行的图景:作家、画家、翻译家丰子恺的生活和20世纪中国动荡的历史。他考察了丰子恺审美眼光的形成,以及它如何与中国传统及当代的文化背景相联系。
作者认为,丰子恺的写作与绘画根植于自我表达的哲学。难以归类的丰子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谜:他同情劳苦大众,并得到很多政治化的知识分子的认同,但也是个浪漫的人;他是虔诚的佛教徒,是自然和儿童的近距离观察者;他的艺术看似温和,却常常传递着强烈的信息。在众多关于丰子恺的著作中,本书第一次检视丰子恺在五四作家和知识分子中的位置,第一次在中国的艺术、宗教和文学传统的背景中讨论他的位置。
作者简介:白杰明(Geremie Randall Barmé),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文化批评家、汉学家和翻译家,也是电影制作人,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17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主要作品有《西洋镜下》《赤字:当代中国文化论》《紫禁城》等,还翻译了巴金、杨绛等中国作家的大量作品。代表作《艺术的逃难:丰子恺传》曾获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
译者简介:贺宏亮,1975年生,文学学士,公共管理学硕士,文史研究者。现居成都,任职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
对丰子恺知之甚少,有限的印象就是他是弘一法师的学生、佛教徒,以及充满童真的画作。 也不知为什么在豆瓣里标记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回一读,很快就有了读下去的兴致。应该说,吸引我的,是传记作者的写作方式,详实的引证,多角度的阐述,富于洞见的观点,透视时代的眼光。...
评分首先关注丰子恺老先生,最早还是翻看他的《认识建筑》,其中关于埃及法老建立金字塔的描述,老先生讲“坟的艺术”,印象尤其深刻。为什么死后要入土为安?老先生给的答案用了一个比喻:虫冬入土而春又复生,“入土”-“复活”的转换,无疑是一种原始而强烈的愿望。 到后来看老...
评分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动荡不安,中西文化激烈交锋,整个国家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剧变。这种剧变渗透进了时代的每个角落,无数的个体生命随之起落浮沉。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审美又会怎样与生命关联? 白杰明,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文化批评家,以《艺术的逃难...
评分An Artistic Exile This book emphasizes the experience of Feng Zikai (1898-1975), a brilliant artist who expressed his idea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e review says that the book “moves 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debates surrounding modernization, religio...
评分“逃难”一词,有凄惶奔突之意,然而冠上定语“艺术的逃难”,恍惚有一种藉由艺术于乱世中求宁静的感觉。若将之与“丰子恺”这个名字勾连,我眼前浮起一幅漫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座雕楼,一弯弦月,一个背影。寥寥几笔即有无尽意绪。这幅漫画展现的丰子恺...
也是把所有参考资料都给捞下来了
评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评分书极好。厚重深沉,严谨又大气。传记作品典范。每一章都附有百余条参考文献,作者真的沉潜做研究,唯有报以感佩和致敬。我手头有丰子恺不少著作,以前也看过一些研究丰子恺的文章,但直到读过了这本书,我汗颜自己的所知浅陋,才算真正开始系统、全面地了解丰子恺,他的文艺理论、思想演变以及那个时代给他、给很多人的烙印和扭曲。
评分“不仅是政治流亡者,那些大艺术家和真正的思想者,在他们自己的国度都是异乡人。艺术家身上的独特性和不合群,让自身所有的事情都变得不同寻常,甚至有时会令人奇怪。即使在最熟悉的环境中,也会感到疏离,这使他开始了流亡。即使在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自己最为熟悉的同一处所里,他也是一位流亡者。”
评分半归隐在宗教和文学传统中的笃定温和的不妥协,至今已被儿童漫画的标签彻底淹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