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其后从军,1950年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先后在南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任教,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明代的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地北天南叙古今》《中国大历史》等书。曾参与《中国科学与文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本书ISBN存在一号多书情况,该ISBN还对应图书《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作者王明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221页,定价15.00元,平装。
他这本书的观点大概是这样:一、中国近代社会是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二、此转型需在两个层次上完成:建立一个上层的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在下层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三、蒋及国民党主要致力于上层机构的改革,而毛的成功在于,不仅有上层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评分一直追随着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从第一次遇见《万历十五年》开始,到之后这本书的很多版本出来,只要看到了都买回去,除了自己读还不断地送给喜欢读历史的朋友,他们读后一致以为,这才是我们需要解读历史的角度。 这本书是躺在病床上看完的,由于不能有一个好的姿...
评分读了前50页左右,觉得很符合我的要求,态度很冷静。写蒋介石本来准备建立一个驴象政府,还蛮宽容,G党也是自知微贱的低姿态。到后来爆发激战,演变成一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战争,说到底还是蒋不够强。
评分初读《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黄仁宇所谓“中国现代化的两段论:蒋完成了高层机构的创制,而毛完成了基层的创制”不甚明了,及至读毕,方才领悟。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各省纷纷独立,军阀割据混战,虽有名义上之北洋政府,有效统治范围早不及四方,地方实力派...
评分黄仁宇的历史观由他自己的总结为所谓的“大历史”,即希望通过扩大历史观察的时间维度,使得个别人物对历史的影响降低,从而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发现历史本身的发展的脉络与方向。这一点在我看来在表面上很有黑格尔式的历史哲学的味道,但是黄仁宇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其做历史的...
黄氏所谓“大历史”,完全是扯淡的概念。一旦相信这个调调,你就成了相信自己悲惨宿命的俄狄浦斯王。当历史变成了预先设定的剧本,每个人物都成为剧本木偶之时,一切人伦道德和理性责任将全部被取消。
评分P5 凡事有败必有成,亦有成必有败。今日认为恶因者,或适为他日之善果。 P13为人鄙薄者乃在戏语太多,为人嫉妒者乃在骄气未除。而其病根,皆起于清燥二字。此后惟以拘谨自持,谦和接物。宁人笑我迂腐,而不愿人目我狂且也。 P14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评分没有新意的一本书
评分大历史有时确实让人厌烦,不过,撇开许多缺乏想象力和史识的地方不说,作者还是试图努力抓住这个中国现代史的根本问题。
评分比起《蒋介石传》要好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