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信劄

旅行人信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陳嘉映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3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085883
叢書系列:陳嘉映作品
圖書標籤:
  • 陳嘉映
  • 隨筆
  • 旅行
  • 遊記
  • 散文隨筆
  • 哲學
  • 文學
  • 中國文學
  • 旅行
  • 書信
  • 人文
  • 遠方
  • 行走
  • 記憶
  • 風景
  • 心靈
  • 旅途
  • 散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旅行人信劄》是陳嘉映教授的旅行隨筆,是他1981年春遊曆時寫給親友的信。書中不但摹景狀物,開齣疏朗境界,又雜有作者於自然、人生的感悟,與草木山水相映成趣。不同於他學術文章的嚴謹,本書筆調清新明快,既描寫瞭旅行沿途的景緻,展示瞭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又有作者對於日常生活的一些思考和聯想。

著者簡介

陳嘉映,當代著名哲學傢,曾任教於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現為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主要學術成就有:專著《海德格爾哲學概論》、《語言哲學》等,譯著《存在與時間》、《哲學中的語言學》等。

圖書目錄

《旅行人信劄》目錄
第1封 3月17日—18日
娘子關——驪山——西安
第2封 3月19日—20日
半坡/碑林——成都
第3封 3月21日—23日
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
第4封 3月24日—26日
樂山大佛/青衣亭——峨嵋山腳農傢/峨眉山腰息心所/華嚴頂/峨嵋絕頂雲霧裏
第5封 3月26日—29日
峨嵋車站——成昆綫隧道——昆明車站
第6封 3月31日—4月1日
昆明溫泉/西山/石林——貴陽花溪
第7封 4月2日—3日
貴陽流山——桂林伏波山/七星山/象鼻山/灕江
第8封 4月3日—5日
桂林南溪山月岸/疊彩峰/隱山——陽朔
第9封 4月5日—7日
灕江——陽朔——梧州
第10封 4月7日—8日
梧州西江種種
第11封 4月8日—9日
肇慶天柱閣
第12封 4月9日—11日
廣州中山大學/白雲山
第13封 4月13日—14日
汕頭看海
第14封 4月15日—16日
雲霄——漳浦——漳州——廈門——福州——鼓浪嶼
第15封 4月17日—19日
泉州——福州西湖/戚公寺/烏龍江大橋/湧泉寺
第16封 4月20日—22日
福安交溪——福鼎靈溪——南雁蕩/會文書院——北雁蕩
第17封 4月23日—25日
溫州北雁蕩由淺入深
第18封 4月28日
朝辭雁蕩暮至餘杭
第19封 4月28日—5月2日
韆古如斯的餘杭
第20封 5月4日—5日
黃山天都峰排雲亭
第21封 5月6日—8日
青陽九華山/安慶小孤山
第22封 5月8日—11日
鄱陽五老峰/三疊瀑
第23封 5月11日—14日
南京中山陵/玄武湖
第24封 5月15日—17日
蘇州天平山滄浪亭——上海
第25封 5月18日—23日
滬青海航——青島嶗山——返京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每次旅游归来,我都不免会陷入几天的迷惘状态,好像韶光易逝、又得泯然众人。这种心境被陈嘉映老师在1981年春天两个月逆时针环游中国的旅途末尾精准地描述出来: 躺在铺位上,觉得轻松,从这两天的奔忙中喘定一口气。但不知为什么,当站在甲板上等待发动,当江风吹进舷窗,却有...  

評分

读此书,感触很大。文字的摇曳多姿,字里行间透露的学识、修养与思考,让我对彼时那个年轻人,既钦且佩。这还是次要的。 那种随心所欲的写作姿态,从而表现于文字中的洒脱自然,最让我嫉妒。 自家有病自家知。我的文字,从小就有矫揉造作之弊,匠气太甚,属于文字中的末流,可...  

評分

作者后来成了哲学学者,看他当年的文字,甚至比现在很多专司文学写作的人要好很多。比较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恰恰在于思想孱弱,让人绝望。是他不屑文学,还是时代拒绝他?以前我看过他两本随笔文集,思想见解不说,也是文采斐然。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本位的叹惋。那...

評分

哲学家的东西,好看的不多,这本例外. 在上海福州路商务的小店里偶遇. 正在看,四川那段,说四川女子都很暧昧(大意),还讲了四川人不好的话.牛.不过上海一段,说了过誉的话,私心啊,他是上海生的,现在又跑倒上海了么! 里面有几首旧诗,极其一般,但考虑作者年幼,也就不计较了.  

評分

我是最反旅行的人,反对亦反感,追求别样生活的热情和矛盾在旅行的过程中达到了高度统一,且处女座吹毛求疵的特质也在这种冲突中发挥到极致。一位好友,曾经一顶草帽、一把雨伞,仅着长袖+黑布鞋走南闯北,游历四方,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吾非鱼,当不知鱼之乐:吃得上热饭么?...  

用戶評價

评分

旅行可以超越生活庸常嗎?說到底是不行的,但旅行與閑暇卻能使人在婆娑風物中激蕩審美判斷力,在自然的nature中返照到自己的nature;人的那些清澈澄明的片刻也同樣得之於生命之在的“迷”或“關切”或“煩”,總之是源於毫無理由的“在”,說不清廬山的本來麵目,迷與悟長流不居纔更像生命的本來麵目;即時通訊手段使人不用費力就可以將“自己”的東西發射齣去,暗示一個輕而易舉的“自己”,而書寫則會讓人意識到要讓“自己”成型是需要費力的,成為一個語言的自己需要的創造力和感受力被現代人可悲的丟失瞭;一個無法書寫的時代,一個即使書寫也無人可寄閱的社會難道不是一個非人的社會嗎

评分

山長水長,終須情長。

评分

4.5;81年作者轉過大半個中國的遊記,獨行、夜遊、搶票、意外、哲學人的思考,最喜:夜遊遇屍骨、住店人多外齣刷街讀英文、旅行中誘發的哲學思考;共情自己也頗獨遊瞭不少地方,就算多人同行也要單溜獨浪齣去,山中崴腳大雨咬牙走,單車被掛休幾周;用動物的本能去活著走著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時,一杯熱水的快樂會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

讀完想明白瞭,這本書的文字保留瞭沒被互聯網侵蝕的自由隨性,跟尚未拿社交網來把自己整無聊的孔慶東(《47樓207》)一樣,很有個人風格,他們北大的人真的是很有纔華。白先勇先生的文字也有極高的識彆度,可白先生的文字是雌性的,很有魅力,陰柔伶俐;這本書有點像海明威,就是那種短句齣節奏的雄壯男子氣概,很容易讀到作者古文閱讀積纍對詞法精確以及外語閱讀對其語氣柔和的雙重影響。對知識分子的親近跟對粗鄙之人的嫌棄,真實的讓人懷念,如今大傢都要政治正確,好懷念自由的習性呀。在這個高中生可以隨意diss教授的年代,我們被份“自由”培養的遇到看不懂的電影,第一反應是怪導演,何其諷刺,能管住嘴的人纔能享受平靜。

评分

4.5;81年作者轉過大半個中國的遊記,獨行、夜遊、搶票、意外、哲學人的思考,最喜:夜遊遇屍骨、住店人多外齣刷街讀英文、旅行中誘發的哲學思考;共情自己也頗獨遊瞭不少地方,就算多人同行也要單溜獨浪齣去,山中崴腳大雨咬牙走,單車被掛休幾周;用動物的本能去活著走著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時,一杯熱水的快樂會是前所未有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