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雍正八年(1730年)開始,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朝政府六次發兵徵討一個隻有縣級建製的彈丸之地;民國年間,此地的歸屬權在川藏雙方相互爭奪、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中搖擺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軍未經戰鬥將此地解放……
兩百多年來,清廷官兵、西部軍閥、國民黨軍隊、西藏地方軍隊乃至英國軍隊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這個地方,攪得風生水起——
這就是瞻對!
瞻對地處康巴,康巴人以強悍聞名,而瞻對在康巴人中更以強悍著稱。當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對就是一塊鐵疙瘩!
本書以瞻對200餘年的曆史為載體,將一個民風強悍、號稱鐵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鈎沉齣來,講述瞭一段獨特而神秘的藏地傳奇。同時也展現瞭漢藏交匯之地的藏民獨特的生存境況,並藉此傳達瞭作者對川屬藏族文化的現代反思。
阿來(1959年-),男,藏族,齣生於四川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及社長。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嚮小說創作。2000年,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5屆茅盾文學奬,為該奬項有史以來最年輕得奬者(41歲)及首位得奬藏族作傢。2009年3月,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散文《大地的階梯》等。
又一次读到阿来,这个出生在阿坝藏区的藏族子弟,他笔下的西藏是有血脉流淌的。正因如此,他对藏族的书写具有他人艳羡的难以企及的优越。但我总在想,这也许会是一种“障”,与他人较为纯粹的客观的感知和传达相比,阿来的写作需要在主客观之间跳跃与转换,既要剔出肚肠条...
評分阿来从《尘埃落定》,到《旧年的血迹》,到《格萨尔王》,再到《瞻对》,仿佛是一步一步深入,在虚构艺术与现实写作之间磨砺笔锋,最终以非虚构的方式写出了《瞻对》。这部作品以“瞻对”这个小地区为线索,牵动了川、康、藏这一巨大地域的嬗变。然而,这又不是一个纯粹...
評分一个藏区小城的前世今生《瞻对》 了解阿来是从《尘埃落定》开始的,中国很多作家都去过西藏,都写过西藏,可是藏族人却很少出作家,阿来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位。 不过阿来一出手就震惊四座,《尘埃落定》出版之后就成为了经典。不过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阿来却罕有新作...
評分瞻对,是一个不易融化的铁疙瘩。而历史,是我一直没有融化的铁疙瘩。对于一个历史是硬伤的人来说,《瞻对》对我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藏地的传奇。而且有《尘埃落定》的阿来这个名字作为保障,这个瞻对的故事一定不会差。 藏地,以往在我的印象中,那里有对于生命的...
評分不是小说的小说 三年前,曾与吴花果一起绘制想要一起去的城市的地图。记得自己郑重其事地把“西藏”单独列出,用极大极显眼的字体标注。接下来的时日,每去过一个地方后,我都会在那个地名后打个勾,并要求吴花果写一篇文字记录。可是,“西藏”却一直缺少一个勾的陪伴,孤零...
這還是寫《塵埃落定》的阿來麼。。。作協副主席這種title果然是毀人用的啊。我知道這不是小說,是“非虛構文學作品”,還得瞭某大奬。問題是:隻是從史書裏摘引翻譯,時不時還說我發瞭條微博之類,擦,真的過得瞭自己這關麼?!
评分#川藏綫的夾壩遊俠
评分#川藏綫的夾壩遊俠
评分一本流水賬
评分: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