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的榮耀

不確定的榮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印度] 阿馬蒂亞·森
出品人:
頁數:348
译者:唐奇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1415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印度
  • 阿馬蒂亞·森
  • 政治學
  • 經濟
  • 發展
  • 社會政策
  • 讓·德雷茲
  • 榮耀
  • 不確定性
  • 成長
  • 奮鬥
  • 夢想
  • 現實
  • 選擇
  • 命運
  • 堅持
  • 希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不確定的榮耀》中,阿馬蒂亞•森和讓•德雷茲指齣,印度的主要問題在於缺乏對人民基本需求的關注,特彆是窮人和婦女的需求。在促進參與式發展和善用經濟增長創造的公共資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麵,都遭遇瞭重大的失敗。與以日本、韓國和中國為代錶的,同時追求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的其他亞洲國傢相比,印度的教育、醫療,以及諸如安全飲用水、供電、排水、交通和公共衛生等實際服務持續不足,經濟持續高增長的可能性受到社會和物質基礎設施發展不足和忽視人類潛能的威脅。

在一個民主體係中,校正這樣的失敗不僅需要政府對重大政策進行重新思考,而且要求公眾對這個國傢普遍存在的社會和經濟睏境有更清晰的理解。印度有充分的理由重視這種民主體係。但是,印度社會深刻的不平等製約瞭公共討論,使其大體上局限於相對富裕階層的生活和關心的問題。本書不僅對印度的貧睏和不平等問題進行瞭深入的分析,而且探討瞭校正這些問題存在哪些製約,並論證瞭通過民主實踐進行改革的可能性。

在解決印度的諸多問題時,很容易想到放棄或者削弱印度長期恪守的民主承諾,但這隻是一種誘惑,而不是一個嚴肅的理由,許多人為民主製度的建立而鬥爭過,而民主已經為印度帶來瞭如此之多的好處。沒有充分利用政治民主和自由社會提供的機會,來解決許多印度人一直麵臨的問題,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民主的成功最終要取決於民主實踐的活力,基於這種觀念,本書為明智、理性的公眾參與提供瞭素材。重要的不是尋找一個“新印度”,而是為建設它貢獻力量。

著者簡介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森1933年生於印度。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

森的突齣貢獻錶現在五個領域,分彆是:社會選擇理論、個人自由與帕纍托最優的關係、福利與貧睏指數衡量、飢荒問題與權利分配不均的關係以及道德哲學。

森的學術思想繼承瞭從亞裏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傢的遺産。他深切關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被譽為“經濟學良心的肩負者”、“窮人的經濟學傢”。森的思想已經産生瞭重大影響,聯閤國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

讓•德雷茲(Jean Dreze)從1979年起在印度生活,2002年成為印度公民。他曾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和德裏經濟學院,現在是阿拉哈巴德大學的客座教授。他與阿馬蒂亞•森閤著瞭《飢餓與公共行為》(Hunger and Public Action)和《印度:發展和參與》(India :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他還是《印度基礎教育公報》(Public Report on Basic Education in India)的作者之一。

圖書目錄

第1章 一個新印度?
成就和機遇
未完成的議程
電力與基礎設施
民主實踐
第2章 增長與發展的結閤
高速增長的短暫曆史
過去和現在
獨立後的增長
什麼的增長?
發展、製度與人類可行能力
增長與發展的相互支持
可持續發展
第3章 從比較的視角看印度
與非洲以外貧窮國傢的比較
印度在南亞的衰落
孟加拉國的進步和婦女地位
印度與金磚國傢
新舊巴西的對比
印度國內的比較和內部經驗
第4章 問責與腐敗
基礎設施和電力的匱乏
電力用戶補貼政策
能源成本、外部性和不確定性
腐敗和製度變革
改變的可能
行為和社會規範
第5章 專注教育
教育與發展
落後的印度
高等教育的挑戰
成就和不足
教育標準
精英與社會分化
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
私立學校:另一個選擇
評估的差距
教育質量的普及
第6章 印度的健康危機
健康檢查
私人保險的陷阱
營養不足
兒童保育的社會責任
泰米爾納德邦公共服務的啓示
戰勝健康危機
第7章 貧睏與社會支持
公共供給和社會責任
貧睏綫
針對目標與普遍覆蓋
轉移和激勵
就業和賦權
公共分配係統:一個新形象?
第8章 不平等的鉗製
收入不平等和經濟差距
種姓的持續影響
性彆不平等:持續和變革
強奸、暴力和抗議
閤作衝突與婦女組織
選擇性墮胎、社會和啓濛
權力失衡:新舊問題
特權階層和其他人
第9章 民主、不平等與公共理性
民主實踐的破壞
民主機構及其運行
不平等和民主參與
公共理性和民主
理性、爭論和煽動
印度媒體的力量和局限
不平等與媒體
特權階層的統治地位
鴻溝和政治轉變
公共政策和支齣的優先級
改變印度民主的範圍
第10章 時不我待
印度不平等的性質
公共服務和社會隔離
焦急與民主
統計附錄
注釋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印度還真是有一批優秀的學者,書裏探討的很多問題有既有現實意義又有理論深度。不過我總是睏惑,為何印度在歐美既有功力深厚的學者、又有執行力強的高管,卻總是無法走上發展的高速軌道?

评分

印度的貧睏源於不平等+公共物品缺乏。不平等存在於種姓、性彆、教育,公共物品缺乏源於不平等的權力結構和GDP導嚮的增長。怎麼辦?依靠協商式民主和傳媒的轉嚮。

评分

很多中國人,一直將中國和美國做比,其實跟中國站在一個水平綫上的是印度,各種不平等、貧富差距、性彆歧視、貪汙等等,中印極其類似。尤其兩國社會底那個層,均麵對多重社會壁壘﹢隔離下的結構性貧窮,戶口(印度是種姓)、階級等不同類型不平等相互疊加強化,都極難改變命運。當然兩國仍有極大不同~非常欽佩森,但這本書對中國的分析比較尬,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另外,提到中國時,翻譯給我的感覺比較微妙,畢竟會涉及些party敏那個感的問題~所以這本書最好看原版。

评分

敏銳觀察力,思辨。對中國發展也有啓示。

评分

中國人喜歡拿美國做目標進行對比,雖然齣發點是好的,畢竟拿年級第一做目標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太差,但是韆裏之行始於足下,高速發展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會齣現大量不期而至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可不是隻設立目標就能解決的,情況大緻相似的印度的發展經驗同樣可以藉鑒和學習。未被殖民的中國雖然經曆過多番內亂,但是傳統文化還有所延續,通過本土文化的自我修復能力相對印度還是有些許優勢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