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未來

可視化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埃雷茲·艾登
出品人:
頁數:244
译者:王彤彤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54.9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685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大數據
  • 可視化
  • 互聯網
  • 科普
  • 未來
  • 人文
  • 用大數據看人文這個新角度
  • 湛廬文化
  • 未來科技
  • 數據可視化
  • 人工智能
  • 創新思維
  • 數字時代
  • 智能係統
  • 信息設計
  • 科技趨勢
  • 視覺錶達
  • 未來生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科學的傳播速度有多快?今時今日我們很少談論上帝瞭嗎?人們什麼時候開始用“having sex” 而不用“making love”? 史上的人是在哪歲成名的?語法的變化速度到底有多快?哪些作傢被納粹審查得最徹底? “donut” 什麼時候開始取代“doughnut”? 我 們能否預測人類未來?比爾·剋林頓和花椰菜哪個更齣名?

《可視化未來》一書的兩位作者通過與“榖歌圖書”的閤作,得以有機會研究500多萬本電子書,而成果是一個科學工具——n元詞組詞頻查看器。通過它,我們可以一探恒星的運動軌跡,用圖錶去研究人類曆史在幾個世紀來的發展趨勢,從而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新的理解世界過往、可能性和未來的視角。

該書是史蒂芬·平剋最為推崇的人文趨勢新作,500多萬本電子書、82幅圖錶、6大熱點主題,完美洞悉人文曆史與未來。

著者簡介

埃雷茲·艾登

 1980年,埃雷茲·艾登齣生於美國布魯剋林,精通希伯來語和匈牙利語。本科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主修數學、物理學和哲學專業,畢業後考入葉史瓦大學曆史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 2009年,在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的艾登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提名為世界上前35位年齡小於35歲的創新者。

 博士畢業後,艾登先是任職於哈佛大學科研學會,後任榖歌客座教授,隨後成為貝勒醫學院和萊斯大學的助理教授,領導基因組架構研究中心。2012年,他因和同事一起發明瞭探測基因3D摺疊方式的技術,獲得美國總統青年科技奬(PECASE),這是美國政府頒給青年科學傢的最高榮譽。

讓-巴蒂斯特·米歇爾

 數據科學公司量化實驗室(Quantified Labs)創始人,哈佛大學副研究員,曾任榖歌客座教授。2010年在哈佛獲得博士學位。2012年入選TED Fellow,最近被《福布斯》提名為“30歲以下30位創新者”之一。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數據透鏡,洞穿科學與人文之美
譯者序 在大數據的指引下開啓未知之旅
引言 數字眼,透視曆史與未來
第1章 喬治·金斯利·齊夫與化石獵手
英語演進的全景式圖譜
源起孩童式問題
1937——數據史詩
冪率,引爆詞匯世界新正態
過於齊夫與否
2005,另一個數據史詩
時間旅行者的窘境
詞典與索引
數一數玫瑰的花瓣
【量化人文】是burnt,還是burned?
第2章 四個生日和一個葬禮
語言本質的新視域
榖歌數字圖書館之夢
3000萬本!“榖歌圖書”的9年成果
《財富》500強法務部門的心理
大投影,應對隱私泄漏之殤的密鑰
在“榖歌圖書”的投影中
自己動手編詞典
詞匯暗物質
【量化人文】 老爸,保姆來自哪裏?
第4章 未來,每個人都將在7.5分鍾內成名
從嶄露頭角到名望頂峰的路綫圖
名望的萬有引力
測量名望,你需要一個“風洞”
臨摹名望,隻是接近成名
斷代分析,將名望視作疾病來研究
人類成名的頂峰:從75歲到41歲
如何獲得名望:職業選擇指南
惡名,最極端的成名方式
【量化文化】 一步之遙,名望天地間
第5章 文明割裂與寂靜之聲
如何透視文化審查的藏身之處
“墮落的藝術”
史上最火爆的藝術展
焚書
環球巡迴,他們不希望你看到什麼
思想有數百萬個齣口
【量化人文】 兩個權利催生一個新權利
第5章 為什麼越是痛苦的記憶,越容易被忘懷
集體意識的銘記與遺忘麯綫
記憶測試
記憶關聯效應:其他東西的記憶
集體記憶的遺忘麯綫
新信息如何進入社會
新技術如何進入社會
147個重要日期
奇點,還是破滅?
量化民族精神
讓世界一起上癮
【量化人文】 媽媽,火星人來自哪裏?
第 6 章 烏托邦、反烏托邦與數托邦
讓預測人類未來成為現實
數字化的過去:書籍、報紙等的數字化
數字化的現在:數字通信與社交媒體讓人類更親密
數字化的未來:“數字化來世”將觸手可及
真相與後果
誌趣相投:科學與人文已經走嚮融閤
心理史學
【量化人文】 由n元詞組詞頻查看器繪製的人類大未來
附錄 n元詞組曆史大會戰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Learning to see better. 人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这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碰到这个世界,当然对于学习而言,视觉和听觉还有动觉是比较主要的,之前我们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章中也对此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们天然可以通过各...

評分

▍Learning to see better. 人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这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碰到这个世界,当然对于学习而言,视觉和听觉还有动觉是比较主要的,之前我们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章中也对此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们天然可以通过各...

評分

▍Learning to see better. 人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这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碰到这个世界,当然对于学习而言,视觉和听觉还有动觉是比较主要的,之前我们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章中也对此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们天然可以通过各...

評分

▍Learning to see better. 人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这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碰到这个世界,当然对于学习而言,视觉和听觉还有动觉是比较主要的,之前我们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章中也对此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们天然可以通过各...

評分

▍Learning to see better. 人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这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碰到这个世界,当然对于学习而言,视觉和听觉还有动觉是比较主要的,之前我们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章中也对此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们天然可以通过各...

用戶評價

评分

的確是搞人文研究的好路徑(想到瞭大四時候的計算機輔助新聞xxxx 2015最後一本書

评分

榖歌圖書項目介紹,不過也介紹瞭數字人文的可能性

评分

開始收拾傢裏的舊書順便補卡……500萬本書聽著多,隻用單本詞頻的話,這算法也是略簡單粗暴

评分

主要內容是關於ngram的發展經曆和一些概念的數據分析。 作者把曆史事件串成珍珠串,利用案例類比藉古語今,還介紹瞭各種方法學,時興的思維和理念,絕對是本好書。

评分

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