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上帝

自己的上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 乌尔利希•贝克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李荣荣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3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0366
丛书系列:大学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宗教
  • 宗教社会学
  • 社会
  • 贝克
  • 个体化
  • 外国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自我成长
  • 心灵探索
  • 信仰构建
  • 内在觉醒
  • 个人信仰
  • 精神自由
  • 自我实现
  • 内心平静
  • 生命意义
  • 独立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的最新作品,也是他将其“风险社会”理论和“个体化”理论结合,对宗教问题进行论述的一本精彩之作。

贝克认为,作为“欧洲现代性危机”的宗教危机、或者说信仰危机的实质,不但是出于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和平与暴力冲突的矛盾,也是出于以个体化为代表的宗教现代性变革的内在矛盾。

当个人在处理宗教信仰问题上被赋予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性的同时,如何处理与他者、异世界的关系,即宽容问题,构成了宗教和信仰实践中的冲突和危机。

本书被公认是论述全球化背景下宗教的当代地位和作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对于我们从一种对宗教组织和功能的相对静态的传统社会学研究,扩展为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宗教价值的更具理解性的研究,起到了一种独特的推动作用。

本书中文版的推出,让中国读者得以捕捉全球化时代下,关于宗教的作用和意义的最新也是最具启发性的诠释,这也必将启发中国学者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社会中的宗教问题。

作者简介

乌尔利希•贝克(Ulrich Beck),1944年生。1979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社会世界》(Soziale Welt)主编,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

1986年因出版《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而一举成名,成为著名的“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阐发者。之后又与吉登斯等人一道提出“自反性现代化”和“世界主义社会学”等理论,被认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目录信息

致谢001
第一章 希蕾桑 关于“自己的上帝”的日记: 一篇非社会学的导论001
希蕾桑002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上帝013
第二章诸神回归与欧洲现代性的危机:一篇社会学导论018
宗教与文明化世界社会之间的分歧018
世界诸宗教共存与冲突的新形式:如何文明化世界宗教之间的冲突?037
第三章 宽容与暴力: 宗教的两副面孔043
“宗教”是指什么?043
个体化与世界主义化:自反性现代化框架中的宗教058
第四章异端或发明“自己的上帝”084
对个体化的个体主义的误解084
异端与正统: 宗教自由的历史不可能性089
第二次个体化:福利国家106
宗教与反现代性、后现代性及第二现代性的关系119
第五章 未预结果的讽示: 处理全球宗教冲突的五种模式123
宗教个体化与世界社会的“精神”123
市场模式:上帝的商品形式134
宗教上中立的宪政国家模式:哈贝马斯137
普世的世界伦理蓝图:孔汉思141
方法论的皈信:圣雄甘地143
革命?144
第六章 和平而非真理?宗教在世界风险社会的未来147
导论:“各种普遍主义之间的冲突”147
宗教激进主义的胜利,抑或世界主义转向?149
宗教的“国家化”与历史科学的方法论的民族主义163
用和平取代真理:宗教作为世界风险社会的现代化的行动者171
参考书目18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三章值得读一读。

评分

虽然披着个体化和自反性的外衣,但感觉分析和结论都并不特别。而且对基督教之外的这种可能性到底如何?这两年也有着相反的趋势。

评分

第三章值得读一读。

评分

不断捣鼓自己那套概念,一招鲜,吃遍天。第六章还不错。

评分

的确很有启发性,不过,正像作者所坦承的那样,这是一部失败的著作。宗教并非暴力的根源,根源在人,自己的上帝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宗教(信仰)意义上的审判或裁定,属于上帝之权,理应悬置,人怎能僭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