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阿兰·德波顿 哲学 身份的焦虑 心理学 随笔 英国 自省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3-30
身份的焦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
基本就是对我已知的一些梳理整理,讲得也不够深,没什么惊喜,三星半
评分我觉得,爱好喝心灵鸡汤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不过还是得说,前面分析身份焦虑的成因相当精彩,后面的解决办法读起来便有鸡肋之感。毕竟每个人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与正处于的阶段都不一样吧。
评分2010 6.10
评分金钱名声等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是获取爱的途径。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游荡,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关注。这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没有他人之爱,人类将失去自信。未成年时我们是周围人关注的中心,一旦成年,就意味着我们得在这满是“势利鬼”的世间争取一个位置,这些人的影响是是我们产生身份焦虑的关键所在。其最关注的是权力,权力发生改变他们所崇拜对象自然迅速改变。而深藏我们内心的恐惧才是势利的唯一根源。我们嫉妒的只是我们同一阶层的人即比照群体。如休谟说产生嫉妒的不是自己与他人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我们的相互接近。以前不平等是社会规律,因而即使在严重不平等也不会引人注意。而现在平等了,人与人之间差异甚少,正因如此哪怕细微的差距也会明显起来。
评分2010 6.10
这篇不是书评,是翻出来的旧作,将就贴这里了。反正前面有很多书评了,也不在意谁看。当然,贴出来是给某些想看的人看的。:) ------------------------------------------------ 我在寻找《旅行的艺术》的时候,朋友推荐的是他的《身份的焦虑》。当我拿到两本书的时候,我...
评分之前就很喜欢阿兰.德伯顿的。由喜《旅行的艺术》。 也是看到对《身份》这本的评价不错,就买来读,在卓越上买到, 觉得很值得,单从性价比上。 觉得他的书,碰到了很好的译者,所以翻译的好必是我喜欢这书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 之前读《旅行》时,就对里面提到的《在房间里旅...
评分焦虑起因: 1)可就身份; 2)势力倾向; 3)过度渴望; 4)精英崇拜; 5)制约因素; 实质是对爱的渴望。 解决方法: 1)哲学(理性循世); 2)艺术(绘画尊重); 3)政治(身份理想); 4)宗教(众生皆苦...
评分这篇不是书评,是翻出来的旧作,将就贴这里了。反正前面有很多书评了,也不在意谁看。当然,贴出来是给某些想看的人看的。:) ------------------------------------------------ 我在寻找《旅行的艺术》的时候,朋友推荐的是他的《身份的焦虑》。当我拿到两本书的时候,我...
评分孙仲旭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这个名字,总是和“才子”联系在一起,没读他的书可能人觉得不以为然,然后一读之下,必然会体会到“才子”一词所言不虚。读德波顿的书很有阅读快感,他的文笔天马行空,旁征博引,而且往往一语中的、新见迭出,而且借助图表、插图等,让书整体上...
身份的焦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