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香港文学、文化史的经典名著,编著者卢玮銮(小思)教授,是香港文学界、教育界公认的大家。本书以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文化大家和文学家蔡元培、鲁迅、戴望舒、许地山、萧红等人在香港的活动为线索,寻访香港仔、东华义庄、浅水湾、圣约翰大礼堂、孔圣堂、学士台、六国饭店、达德书院(今之何福堂中学)等香港土地上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文学故事发生地。配有文人相关作品及亲历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以及标示文人作家足迹的精美手绘地图和照片,多层次、多角度还原旧时记忆。2000年香港教育署邀请小思老师带领二百多人游历书中所写地方,并记录下来,成为香港文学发展中重要的一次跨媒体活动。读者可以带着这本“文学地图”,以文艺角度漫游香港的大街小巷,在现实场景中跨越时空,进入作家的生命。
小思 原名卢玮銮,一九三九年生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教育家。一九六四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一九九五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二〇〇二年退休,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二〇〇八年任香港文学研究中心顾问。曾获香港教育学院“杰出教育家奖”,香港艺术发展局“杰出艺术贡献奖”。小思多年埋首研究整理香港文学及文化史料,并把搜集的文学史料送赠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一手成立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建立香港文学网上数据库。曾编撰《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一册》、《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著有研究论文集《香港文纵》,散文集《承教小记》、《不迁》、《人间清月》、《香港故事》、《一生承教》、《翠拂行人首——小思集》、《纤夫的脚步》等。
在2006年(没法完整)上映的香港影片《黑社会》里,导演杜琪峰借阿sir之口说出来一条不常为外人道也的历史线索: 香港黑帮选“话事人”比香港市民选特首,早了一百多年。 你以为他们只是吊儿郎当收保护费的古惑仔,其实人家是从反清复明的洪门一路沿袭下来的讲规矩守道义的正...
评分“散步”一词为大家熟悉的意思,大概就是随处步行。在这里讲的“散步”,用日语里的“散策”更合适吧。在这一层面上,散步因为散步者的个人喜好,会加以精心的策划,便有了众多设计的行径。散步也不单指单纯的步行,也指思想散步,感情散步。“文学散步”由香港文学研究的大家...
评分去过几次香港,从未想过要按照文学来按图索骥,踏寻拜访前人的足迹。大概因为香港本身就不是什么文化名城,娱乐的烟火气又重,很难让人联想到文学。实际上,香港的文学作家名声大到可以与书中几位比肩的,也是寥寥,这也是编著者小思女士初时选择南来文化大家而非香港本地文学...
评分“散步”一词为大家熟悉的意思,大概就是随处步行。在这里讲的“散步”,用日语里的“散策”更合适吧。在这一层面上,散步因为散步者的个人喜好,会加以精心的策划,便有了众多设计的行径。散步也不单指单纯的步行,也指思想散步,感情散步。“文学散步”由香港文学研究的大家...
评分“散步”一词为大家熟悉的意思,大概就是随处步行。在这里讲的“散步”,用日语里的“散策”更合适吧。在这一层面上,散步因为散步者的个人喜好,会加以精心的策划,便有了众多设计的行径。散步也不单指单纯的步行,也指思想散步,感情散步。“文学散步”由香港文学研究的大家...
主要选取了五位南来作家讲述他们与香港的渊源。文章太过泛泛,只能算是普及读物,后面介绍的地点也嫌少。很可惜介绍主要作家时几乎未提及张爱玲,不知有多少人是因为《倾城之恋》才对这座城格外钟情的呢,而且关于张本人与香港的文献资料也并不少。总体低于预期,但是文学行脚这类书应该是华语文坛第一本?仍觉新鲜
评分装帧不错,内容上比较弱,文字是偏传统且无味的,看得人昏昏,萧红、许地山和戴望舒的部分略好一点。怎么说呢,文采这个东西,有没有真的差太多了。
评分访故地的故事,字斟句酌,应该好评。
评分装帧太美。
评分版式如果做得更好些(必要的变化)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