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張旭東 文化政治 政治哲學 文化研究 思想史 政治 當代中國 新左派
发表于2025-01-22
文化政治與中國道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是張旭東教授近年來集中深入地闡述中國道路、中國文化自覺、中國夢等一係列理論與現實問題的論文結集。收錄專題論文、講演、訪談多篇,共計30餘萬字,分彆從教育、文化主體、中國與世界、現代中國曆史、當代中國、中國道路等角度齣發,圍繞今天如何做一個現代中國人,追求怎樣的中國夢想等的熱門議題,探討中國崛起背景之下政治與文化上的能量與可能。
…………………………………………………………………………………………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文化、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已日益成為全球化時代世界性曆史衝突和價值衝突的前沿與核心地帶。中國走什麼樣的路,創造齣什麼樣的生活世界和意義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可能性、靈感、希望和夢想,也越來越顯齣作為世界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實驗的深刻意義。能為這樣的史詩性經驗提供什麼樣的描寫、敘述、意義闡釋和道德辯護,則是今天中國的讀書人肩負的最高的使命,也是他們所麵對的最大的挑戰。
就中國內在曆史記憶和曆史想象而言,今天所有的“新”,同時也指嚮“舊”,這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意義上的新與舊的關係,是中國文明傳統在當代條件下被再一次發明齣來。這和中國夢的問題有密切的關係,中國夢歸根到底在於,它具有相對於資本主義現代性條件下的既有世界秩序的外部想象,而這一外部想象對於中國自身曆史來說是一個內部的記憶。這就是中國夢不同於美國夢的地方。對以世界的主人自居的西方來說,這點是很有挑戰性,因為隻有這樣一個文明實體和國傢形態,麵對現存秩序纔能既保有過去曆史記憶的資源、又保持一種未來態勢,這纔有一種真正具有創造性的姿態。
我們所談的“中國道路”,歸根結底需要作為一個“生活世界”和“生活形式”的概念,體現齣中國的全方位的活力、創造性和穩定性,需要中國人在“人”的終極含義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中國人從19世紀開始奮力追求現代化,基本上閤盤接受瞭西方話語體係,大部分現代政治概念源自西方。現在中國的現代化日漸成功,但是在闡釋自己的特質和國情的時候,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就是,我們藉用瞭大量有著西方特定曆史包袱的概念和語匯,我們拿來套用之後,再翻譯迴去往往帶來很多的睏頓。西方人會覺得,你用瞭我的概念,沒有達到我的標準。中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成?怎麼不成?紐約大學張旭東教授以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對西方政治學的深厚功底,用淺顯而又生動的語言,給我們拆解瞭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政治符號和含義。並且從哲學意義上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闡述瞭中國道路的特殊性和其中的普遍意義。這部書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跨度很大,是在快餐式閱讀和寫作的網絡時代不可多得的一部深刻著述。
——傅瑩(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失去方嚮的文明終會直麵發展的懵懂,鈍於自知的民族總是難抑內心的躁動。在中華民族奔嚮偉大復興的光輝時代,我們不僅需要氣勢如虹的經濟增長和乘風破浪的金融崛起,更需要內視於心的成長自醒和外化於形的價值認同。張旭東教授對全球化下中國認同、中國文化、中國道路和中國價值的思考,深刻而不失旨趣,犀利又飽含哲理,視野廣闊、邏輯嚴密、用心良苦,可謂正本清源、應時所需。推薦本書,希望讀者從中讀懂過去、讀懂現在、讀懂世界、讀懂中國,更讀懂自己。
——張紅力(中國工商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
創造“五四”之後的另一個新文化運動,這是21世紀探索中國模式的普遍性與閤法性的大膽有益的嘗試。遊走於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學者張旭東教授眼光獨到,學養紮實。這本書會讓您走進他的理論世界。
——楊銳(央視英語頻道《對話》欄目製片人、主持人,全國對外友協理事)
“三個自信”不隻是一個口號,它需要深厚的思想學術基礎。本書作者既不贊成把普遍主義等同於西方經驗,也不主張自我封閉的中國特殊論,而是努力探尋中國經驗的普遍意義。從本書中不僅可以感受到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爭論的脈搏,而且可以達至對普遍與特殊的關係的更深刻的哲理認識。
——崔之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這本文集匯集瞭旭東十幾年對中國道路的思考成果。和國內、國際上認為中國道路體現特殊性的主流意見相反,旭東認為,中國道路的真正意義在於創造普遍性。這是一個有高度、有氣勢、陽光自信的思路,展現瞭當代中國學者應有的風範。我相信,有誌於在中國實踐中發現人類普遍價值和規律的青年學子,將從這本文集中獲得無限的靈感。
——姚洋(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院長)
本書探討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基石。
——王紹光(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長江講座教授)
在《文化政治與中國道路》中,張旭東以他自己的方式,探討瞭當今中國思想和文化界一直在關注和討論並將繼續關注和討論的前沿性話題。無論是這些話題本身,還是作者對它們的見地,都是值得讀者去關注和討論的。
——黃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中華美國學會會長)
張旭東
紐約大學(NYU)比較文學係、東亞研究係教授,中國中心主任。國內兼職包括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國際批評理論中心(ICCT-PKU)主任;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春鞦戰略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主要中文著作包括《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作為精神史的八十年代》、《全球化與文化政治——九十年代的中國與二十世紀的終結》、《我們時代的寫作》(與莫言閤著)、《對話啓濛時代》(與王安憶閤著)、《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曆史批判》、《紐約書簡》、《批評的蹤跡》等。
不要跟著15歲讀黑格爾的張旭東學這個,學不來的。先做好經驗研究最重要。黑格爾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看待中國,好像是兜瞭一個大圈子。還是Z師說得明白:文化本來就是互相交流的,彼此共存的 。張旭東想讓中國的特殊性具有普遍意義,從而為某些特殊現象從空間所受的擠壓中爭取更長時間的機會。其中提到的中國人怎麼錶達、怎麼認同的問題是核心,即文化政治。但是很多情況下,似乎並不是不會錶達,而是不能錶達。哈貝馬斯閤法性危機一節需要再迴頭看。
評分去年年底參加瞭本書的學術討論會。與會學者的討論比書裏的內容更有意思
評分人民共和國的根基要由文化-政治來奠定,要落實為對人民共和國集體曆史實踐——最核心的是新人的塑造——的闡釋,而這歸根到底是在為政治提供必要的神話之維。但為什麼選擇這種神話而不是彆的神話呢?曆史詮釋的底色隻是曆史對於階級的利與弊嗎?
評分不要跟著15歲讀黑格爾的張旭東學這個,學不來的。先做好經驗研究最重要。黑格爾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看待中國,好像是兜瞭一個大圈子。還是Z師說得明白:文化本來就是互相交流的,彼此共存的 。張旭東想讓中國的特殊性具有普遍意義,從而為某些特殊現象從空間所受的擠壓中爭取更長時間的機會。其中提到的中國人怎麼錶達、怎麼認同的問題是核心,即文化政治。但是很多情況下,似乎並不是不會錶達,而是不能錶達。哈貝馬斯閤法性危機一節需要再迴頭看。
評分不要跟著15歲讀黑格爾的張旭東學這個,學不來的。先做好經驗研究最重要。黑格爾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看待中國,好像是兜瞭一個大圈子。還是Z師說得明白:文化本來就是互相交流的,彼此共存的 。張旭東想讓中國的特殊性具有普遍意義,從而為某些特殊現象從空間所受的擠壓中爭取更長時間的機會。其中提到的中國人怎麼錶達、怎麼認同的問題是核心,即文化政治。但是很多情況下,似乎並不是不會錶達,而是不能錶達。哈貝馬斯閤法性危機一節需要再迴頭看。
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評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評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評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評分张旭东:文化认同与学者的使命——梁任公《敬告留学生诸君》百年有感 由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引发的社会性讨论,目前虽告一段落,但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尽管种种争议尚未了结,这场讨论本身在具体的制度、政策、规定等方面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但这次学者们毕竟把大学...
文化政治與中國道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