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最真诚、痛切的反思之书;一本振聋发聩的追问之作。80后作为代际意识,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集中、深刻和独有的叙述与思考。
杨庆祥,80后,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
身在学院,心在四野。沉溺自我,关切社会。
以阅读、思考、写作为志业。
讨厌凤凰读书的那几个书评人,假模假式,发布新书就一定要用诋毁80后的形式吗?书市光景不好,也不至于哗众取宠吧,我没看书,但一看那几个人就知道没必要看了!阎连科是谁?凭什么废话连篇?以为自己权威吗?凭什么说反叛?他自己又怎么样?列举那些抛弃妻子的家伙出来,他想干...
评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贪污腐败走私非法吸储电信诈骗外,想要获得高工资,只能依靠合法手段、通过一技之长创造高价值。对于多数打工者、上班族而言,应聘于一家企业,为企业工作,一定要创造出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从而获得企业主的认可;对于少数创业者、企业家而言,能生...
评分《80后,怎么办》 杨庆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6月版 “无论如何,那些至今还蜗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一代青年人见证了在巨大的成功喧嚣中一个时代的痛苦,这个痛苦有些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有些却不能忍受,个体当然不能把个体的失败完全归责于社会,但是...
评分难得的一本好书哟。非常励志哟。读了此部佳作心中非常激动,感恩。该书作者大气恢宏,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理解。是80后们的指路明灯。对80后提出了深入的思考,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80后们的问题以及前途,命运。总之,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极品佳作。感谢作者为我带来宽广的世界...
评分不仅有理论分析,也有面访实录,从全方位展示了一代人的精神困境。是目前读到的少有的关于80后的深度文字。其中后面的几个访谈更是有意思,有农民工、有小老板,有国企员工,还有海归博士,每个人都生活在困惑之中,但又不甘于困惑。都希望参与社会。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正是...
批评的在场
评分最讨厌这种“问苍天”式的标题了,结合前几日阎连科与他的对谈,再一次暴露出这个中青组合盲人摸象式的批判。阎连科的那种夸张怪诞的小说写多了也把他的智力给扭曲了吧。
评分作者也明白,“80后”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他所指认的是“经济基础一般,工人、农民或者小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这个指认对象的划分也比较笼统,从行文来看,情感因素居多;不太同意在很清楚不能以“80后”作为某一代人命名的前提下,仍然调用这个符号的处理方式。看到一种处于文化批评和社会学批评交叉处的迷茫,文化批评要把社会作为文本,强调文本性,社会学批评需要冷静的参数设定,强调逻辑、数据和模型。而从文学研究出发则很容易陷入二者中的情感夹缝。应当自省。
评分从小资产阶级梦中醒来
评分与80后的成长同时展开的,就是权贵资本阶级,这个阶级凭借其垄断地位积累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这样一个权贵资本在中国发展成形的历史过程,与此相伴随的,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整个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美学秩序中的全部降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