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百花时代

1956:百花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洪子诚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53710
丛书系列:洪子诚学术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洪子诚
  • 文学史
  • 当代文学研究
  •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历史
  • 1956
  • 百花时代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思想
  • 文艺
  • 时代
  • 探索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56:百花时代》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曾被人称为“百花文学”。仿照这一称谓,我们可以将所要评述的这个历史时间,称之为“百花时代”。

这个称谓的由来,主要的根据,当然是因为在这一年里,毛泽东提出了并开始实施被称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这个方针的提出,有着国际上的和国内的深刻的背景。它的名称,采用了一种描述性、想象性的修辞方式来表达,并与中国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历史情景(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繁荣)相联系。这一比喻性概念,以及它的提出过程中对内涵的不断限定与修正,使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相距甚远,也让具有不同立场的人,在这一口号之中安放各自的期望,寄托各自的想象。总之,这是一个有着多种可能性的“时代”。这个“时代”勾起人们对未来的不同的憧憬。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空间似乎一下子拓展了,变得开阔了起来。历史也许并没有单一的主题,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应该说是有相当一致的意向。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读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与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 一旦被认为威胁到了共产党政权的统治,任何善意对既定方针的既定尝试或改革——大到别国主权,小至文艺创作——均会被无情镇压,这种观念在毛支持苏共出兵匈牙利时已昭然若揭。毛对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  

评分

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始自一片天真的混沌(类似于高中历史课本里包涵的“鸣放”等扫盲性质的模糊概论),期间也通过零碎阅读经历了笃定、偏激、满足、反思等状态,不一而足,而阅读洪先生这部作品之后的此时又归于一种较为清晰的复杂。总的来说,系统详细的认知是没有达成的,...  

评分

1956到1957年的“白花时代”颇不易写,它就像一只坏了的钢笔画下的一道时断时续的墨痕。浓墨处是惊心与悲凉,空白处是无数个谜团组成的怅然若失。要把这个时代组织起来,有着无限的艰难。 不敢说作者真的做到了有条有理地描述这个时代,但他的确梳理出了一个个出尔反尔...  

评分

某种意义上,极权化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自然性。而极权主义之于语言,它最终将消灭语言。但毛主义并不完全是极权主义,按照韦伯的领袖划分法——毛属于“超凡魅力型”的领袖在。本身,不像斯大林,毛如同列林一样,亲自参与到了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在这...

评分

读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与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 一旦被认为威胁到了共产党政权的统治,任何善意对既定方针的既定尝试或改革——大到别国主权,小至文艺创作——均会被无情镇压,这种观念在毛支持苏共出兵匈牙利时已昭然若揭。毛对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比钱理群的《1948》更具有吸引力的作品,洪子诚老师隐忍而克制的文风与那个时代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契合。文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但当我们的文学只能作为政治的螺丝钉而存在时,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洪老师展示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看似激烈的文艺争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思维的多元化是不被允许的,一切的争论都只能等待权力的粗暴介入。在周扬等人的逻辑中,观点的对错并不重要,阶级问题才是最急需判断和解决的。而这“阶级”的问题却往往又最为含混不清,只能依靠捕风捉影,循环论证,清算历史等权力运作的方法来揪出“坏人”。在被权力否认的一方沦为“阶级敌人”“反党集团”时,胜利的那批人却悄悄拾起了败者的观点,以官方的声音说了出来。就这样,一个永远正确永远进步的“党”被塑造了出来。

评分

更多地带有知识分子情怀的书写

评分

虽然那场有限度的开禁名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虽然本书名叫“百花时代”,实际上看完了之后觉得这是一场“预谋”。规范的惯性太大了,当代文学只能在排除异己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最后,没有赢家。老毛都不是。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了解胡风和周扬。当代文学史,政治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史的内容,没办法纯粹于“文学”。

评分

“他当时还不明白,‘思考’、‘分析’,有时是多么脆弱和没有必要。待意识到这一点,却为时已晚。”

评分

艰涩到读完之后我几乎抓不到中心思想和线索,是我打瞌睡去了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