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方法

问题与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洪子诚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02-8-1
价格:29
装帧:
isbn号码:9787710801608
丛书系列:三联讲坛丛书
图书标签:
  • 洪子诚
  • 文学史
  • 当代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讲稿
  • 问题分析
  • 方法论
  • 思维训练
  • 学术研究
  • 批判性思维
  • 实践指南
  • 逻辑推理
  • 创新思维
  • 案例研究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的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角度,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生成和建构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本书既有书斋专著严谨而厚实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即兴发挥的轻松氛围和鲜活的口语风格,不失为一种富有变革与创新意义的著述体例。

作者简介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现状批评、中国新诗等课程。主要著述如下:

《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张钟等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与谢冕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

《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两意集》(与么书仪合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

《当代文学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韩国比峰出版社,2000年。

目录信息

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像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课堂准备存稿 第二讲第一节 《文学史的“写作”》 在《文学史的“写作”》一节中,洪子诚主要从写作的层面探讨了在文学史的编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文学史”,可以分为“文学”和“史”两个部分。在我们对于“文学”和“历史”这两个不同领域...

评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课堂准备存稿 第二讲第一节 《文学史的“写作”》 在《文学史的“写作”》一节中,洪子诚主要从写作的层面探讨了在文学史的编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文学史”,可以分为“文学”和“史”两个部分。在我们对于“文学”和“历史”这两个不同领域...

评分

读了洪子诚老师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后,才感受到洪先生的圆融与原则。 所谓圆融,其一,洪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是置于世界当代文学史理论的框架中研究的;其二,洪先生的讲稿充满了调侃性与幽默感,让人读得常常会心大笑…… 所谓原则,其一,洪先...  

评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课堂准备存稿 第二讲第一节 《文学史的“写作”》 在《文学史的“写作”》一节中,洪子诚主要从写作的层面探讨了在文学史的编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文学史”,可以分为“文学”和“史”两个部分。在我们对于“文学”和“历史”这两个不同领域...

评分

北大的老师还是很谦虚的 这本书看着看着,有点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性情,当然了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化烦恼 学人就是不一样  

用户评价

评分

夸张一点说,每隔三行就有一条经验教训。

评分

高中读的,现在全忘了讲什么.

评分

曾看过两讲,为了复习捞回来重读。研究生课上曾有老师说这本书已经有点过时,我看除了另一个体系升起之外,本体系也没多大变化嘛。还是读北大好啊,能听到这种课。整理了好多洪老的吐槽可以发。不用做文学史研究真是太幸福了……尊敬各位学者????

评分

其實只要對當代史和現代哲學、社會學有一點瞭解,就會發現此書的內容不具多大新意。此類講學術方法的書很難說有多大理論創新,只是將西方理論中國化了一下。當然,這也是國內理論界的尷尬,無法產生與西方匹敵的思想家。

评分

重读《问题与方法》获益良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