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範式轉換與國族構建

國傢範式轉換與國族構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
作者:張健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CNY 6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26926
叢書系列:民族政治學叢書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國族
  • 近代中國
  • 民族學
  • 社會學
  • 政治社會學
  • 近代史
  • 政治
  • 國傢範式轉換
  • 國族構建
  • 政治轉型
  • 社會結構
  • 文化認同
  • 國傢認同
  • 現代化進程
  • 製度變遷
  • 民族融閤
  • 身份建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中國悠久的曆史上,形成和存在眾多的民族群體,它們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也逐漸凝聚為一個整體。但是,這個整體以“中華民族”為族稱並實現民族的自覺,卻是從近代纔開始的。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個曆史時期,是中國國族構建的關鍵時期。……近代中國國族的形成是主觀構建的結果。該研究具體分析瞭晚清政府、南京臨時政府、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和中國共産黨領導政權開展的國族構建,從而將國族構建研究進一步推嚮深入,具有曆史的縱深感。——中國民族政治學學科的創建者和奠基人 周平

-------------------------------------------------------------------------------------------------------------------------------

民族國傢是當前世界最基本的國傢形態和國際關係的基本主體,而國族建設又是民族國傢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本書重點研究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的中國國族構建曆程,著意迴答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國國族在什麼背景下,通過何種措施與手段實現瞭傳統民族嚮現代民族的轉型。在國傢範式轉型的視域下,搭建更為係統的分析框架,闡釋不同階段的政策體係,並且注重構建主體的內在分析,強調國族構建與國傢構建的互動。本書對於近代國族構建模式和效應的分析,也為當前中華民族的建設提供瞭曆史參考與經驗藉鑒。

著者簡介

張健,山東青島人,漢族,法學博士,雲南大學《思想戰綫》編輯部編輯,雲南大學民族政治與邊疆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民族政治學及邊疆治理研究。主持省部級課題一項,參與國傢級省部級課題多項,發錶學術論文十餘篇,參著參編相關著作及教材四部,研究成果曾獲雲南省第十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

圖書目錄

序/周平
導 論
第一章 迫於無奈的選擇與國族觀念的萌發——晚清王朝國傢時期的國族構建(1840—1911)
第一節 多民族王朝國傢的一體化機製
一、觀念使然
二、認同多元
三、製度勝利
四、經濟驅動
第二節 王朝限度內的國族意識萌動
一、王朝嚮民族國傢體係的妥協
二、接受新技術與堅守儒傢文化
三、政權層麵上的滿漢關係調整
四、社會普通民眾的自發性迴應
第三節 民族主義範式下的國族構想
一、民族主義引入與傳播
二、滿漢一體與排滿興漢
三、改良立憲與民主共和
四、重塑曆史與保教存學
第四節 政權自我轉型中的國族構建
一、滿漢關係的繼續調整
二、邊疆民族地區的開發
三、大眾傳播媒介的采用
四、立憲與和平移交政權
小結
第二章 製度形式的移植與國族意識的催化——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的國族構建(1912—1928)
第一節 孫中山的國族構建思想
一、國族內部的族體組成結構
二、邊疆民族地區的開發設想
三、麵對西方列強的心態變化
第二節 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導嚮
一、維係過渡時期的領土和國族完整
二、確立人民主權的原則和參政方式
三、規範國民教育的體係和價值取嚮
四、扶持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教育發展
第三節 北洋軍閥時期的初步實踐
一、“五族共和”的延續與維係
二、議會民主的樣式與錶象
三、國傢結構的集權與分權
四、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五、國族文化的衝突與調適
六、維係主權的努力與無奈
小結
第三章 黨國體製的確立與國族整體的自覺——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族構建(1928—1949)
第一節 國族構建睏境與政黨體製的再選擇:國民黨的探索
一、競爭黨製的理想化與孱弱性
二、意識形態的一元化與包容性
三、組織機構的嚴密化與貫穿性
四、黨員吸納的大眾化與國民性
第二節 國傢形式上的統一與國族的一元化整閤
一、國族主義的繼承與強化
二、訓政體製的民主與獨裁
三、主權獨立的抗爭與妥協
四、經濟政策的調整與局限
五、“三民主義”的宣傳與教育
第三節 全麵抗戰與中華民族的整體自覺
一、強化中華民族一體結構
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綫
三、加速邊疆民族地區發展
四、深入動員社會普通民眾
五、積極爭取平等國際地位
第四節 國族自覺與國傢認同的失衡
一、政黨競爭性認同的失敗
二、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受挫
三、各民族平等權利的缺失
小結
第四章 政黨認同的獲取與國傢認同的強化——中國共産黨推動下的國族構建(1921—1949)
第一節 組織準備與國族觀念的初步形成
一、蘇聯式政黨組織的初創
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聯閤
三、階級視角中的民族問題
第二節 局部實踐與國族意識的逐漸深化
一、黨領導革命根據地建設的製度政策
二、民族自決自治與開展少數民族工作
三、積極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建立
第三節 區域施政與國族構建的自覺推進
一、中國共産黨國族觀的強化與自覺
二、少數民族自治權利的闡釋與探索
三、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建立與發展
四、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政策與措施
第四節 政黨認同與國族構建的基本完成
一、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
二、人民民主統一戰綫建立
三、所有製關係的變革調整
四、維護少數民族平等權利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小結
第五章 國族形成的模式與國族構建的效應
第一節 近代國族構建的基本模式
一、反帝反封建雙重壓力下的民族主義宣傳動員
二、政黨—國傢在國族構建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
三、國族構建與民族國傢構建的互動與協調整閤
第二節 近代國族構建的主要效應
一、中華民族基本具備國族的觀念與形態
二、中華民族仍需增強國族的認同與凝聚
三、當代加強中華民族建設的內容與方嚮
結語 國傢嵌入民族的邏輯
參考文獻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的博論,沒記錯還是和劉瑜的博論一起讀的——張老師現在Twitter上也不活躍瞭

评分

看的博論,沒記錯還是和劉瑜的博論一起讀的——張老師現在Twitter上也不活躍瞭

评分

看的博論,沒記錯還是和劉瑜的博論一起讀的——張老師現在Twitter上也不活躍瞭

评分

看的博論,沒記錯還是和劉瑜的博論一起讀的——張老師現在Twitter上也不活躍瞭

评分

看的博論,沒記錯還是和劉瑜的博論一起讀的——張老師現在Twitter上也不活躍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