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版于1937年,记录了作者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滩任巡捕的经历。这本独特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日常的警务工作经历,还讲述了他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和风俗习惯的理解和感受。
在1935年12月1日凌晨,彼得斯和他的一个下属发现了身患重病、穷困潦倒地躺在路边的中国人毛德彪,从这儿引发了后来的谋杀指控和轰动一时的法庭审判……
E.W.彼得斯(E. W. Peters),英国人,20世纪30年代在旧中国上海公共租界任洋巡捕。他见证了当时上海滩的繁华、喧嚣、混乱和暴力,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卫报》、《金融时报》、BBC等媒体发表在中国的见闻和感受,其中关于中国上海抗战的描述影响广泛。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民国外滩的外国存在,并没有那么“邪恶”
评分听英国佬豁胖
评分作者是个典型的洋屌
评分我觉得喜欢民国的小清新可以看看这本书,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繁华的上海是多么的混乱,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是多么的肮脏。 这本书让人感受最深刻的是回忆者本人是多么的伪善,一边批评中国人对鸦片的热爱,痛斥鸦片带来的罪恶,却丝毫不提鸦片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对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杀戮,他兴致勃勃地围观,只要不牵连到他;他冷血自私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思想,却在被指控杀人后,给自己弄了一个痴情男的人设,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书中关于他和日本女友之间的感情描写,生硬尴尬到让人产生生理不适。
评分关于上海滩的细节可以看看,主观评价全都可以无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